$ [9 m- x3 j" {2 g% o1 W, O6 k0 t1 i
“树叶还能吃?” 8 \) p+ q4 Y6 P" a/ \& Q: f
8 G' K0 D7 E& v7 Q
此言一出,对方上下打量着这个女孩子,简直有点不耐烦了:“你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故意装傻?大家在饿肚子,你不知道?”
- A" o1 S8 O' i: I* O; JS4 Mb. H5 u4 q\
这件事让邱钟惠羞愧难当,生活在完全封闭的世界里,待遇上享受着比国家领导人还高的政策,她当然无从知晓,那是中国当代史上充满辛酸的“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国家领袖的意识里,越是时世艰难,越是需要乒乓球打出成绩,振奋国民。 - @( m5 Mm: W8 y( A8 y( B' J1 t
7 N& `7 e# U3 w- N! C, |# `在不同的国家,乒乓球被赋予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从事乒乓球的人们肩负的往往是特殊的使命,这使命要求他们过一种远离现实的生活。 ! d$ c$ m; a" i4 c- o
0 N4 r3 a9 W' I$ t" t
^^^^^^^^^^^^^^^^^^^^^^^^^^^^^
5 C* `1 r/ Ew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有一次听取下属部门汇报工作,身为体育战线全国政协委员的张燮林也在场。工作议程结束后,大家正要散场,朱镕基突然叫住张燮林:“听说你们乒乓球队以前总是让来让去的,是不是有这回事?”
# ^6 c& ~. s, b( e+ |0 Z. n
) e, z& G* @( H6 i9 c, Bm" N& p) j贵为国务院总理,都对乒乓球队的“让球”传闻颇感兴趣,这一话题近些年来被长久地提及并引起广泛争论,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9 z2 I5 W7 h4 ^1 B6 ~! R
9 F; a# [% j1 _( D5 P0 k7 _对于朱镕基的问题,张燮林当时没有正面回答:“平时我与庄则栋打,差不多是四六开,他占一点优势。” ( ~. X- s! m- C5 g+ C+ l! M- P
0 I# c3 B, A' ?" i3 s# \, V
他的回答,也可以看作委婉地承认了一次很经典的“让球”传闻。那是1961年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进入男单半决赛的全部是中国选手——来自上海的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以及来自北京的庄则栋。进行半决赛的前一天夜里,贺龙元帅在北京华侨饭店召集相关人员开了一个会,要确定世乒赛的冠军归属。作家叶永烈对此的慨叹是:处于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连冠军也要按照计划“生产”。
2 z" A; k9 M' A3 C9 ~% E
$ h. K8 E+ Y% L一位上海乒乓球界的教练参与了那次会议,据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贺龙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这一次男单,谁来当冠军?”事实上,他也并没有真正要征求意见的打算,他希望三位上海选手委屈一下,让庄则栋拿冠军,因为他代表首都,而且年轻。
: L! V- _* b) l# Q! Y* y9 m$ E\. P9 w: I% Q
决赛的结果,李富荣让给了庄则栋,而庄则栋的获奖感言也耐人寻味:“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 6 Y4 @7 kc* Q( X+ O7 E2 V
/ L) r, `% o0 T( R6 u' l8 b3 ?0 _接下来的两届世乒赛,非常巧合,又是李富荣与庄则栋争冠军,结果还是按领导意图计划好的,为的是中国产生一个三连冠,并永久拥有男单圣·勃莱德杯的复制品。 ; f2 h0 nK0 g/ k5 D* Z
. xo4 z. B* m8 A, d0 `据张燮林回忆,历史上中国人也有过另一类让球,比如第34届世乒赛的时候,中央认为中国拿太多冠军也不好,规定最多只能得四项,结果中国就在第五项决赛时放了水。 7 ?5 {! n2 `" W/ c) R% r! i' @
2 g+ \; H: A7 _+ R% n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几乎没有人质疑这种“让球”的命令,即使是46年后的今天,当事人徐寅生、张燮林均表示,既然运动员完全是国家培养的,就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 K{* _: m5 F& y* G1 B4 O' W
, E2 t& C: A/ k9 G而作家叶永烈的态度也很鲜明:不管你找出什么理由,让球就是在造假,就是在亵渎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就是在违背基本的体育精神。
6 K: E) y: U% p4 X, [1 b8 a4 N" q( e5 ]9 I
叶永烈平生著述颇丰,其中大多是与共和国政治、历史、重大事件相关的人与事。令人稍感意外的是,这位作家的笔触竟两次伸向体育领域,而且都是乒乓球题材。其中一次是讲述庄则栋的曲折经历,另一次是关于何智丽“让球风波”的报道。这两次报道,尤其后者,在社会上曾经轰动一时,甚至延续至今。
# X0 f: S% T7 K' c- _+ W5 a9 {( _. ?+ ^9 v" _8 H4 i7 s4 a, W
“我对体育本身没兴趣,之所以写乒乓球,因为它曾是政治标兵,与政治关系密切;换作世界排名73位的中国足球,我是肯定不屑于关心的。”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叶永烈说他关心的其实是当代政治。
$ ^: r+ f" u+ l1 QO5 ~
% ]0 H$ \; M9 q. N) h“在保证国家利益和荣誉的大前提下,我们不鼓励也不支持队员去‘让球’。”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这样对记者表述目前对于“让球”的官方立场。字面上,其表述是如此含混,好在事实为官方的态度做了更好的阐明——最近几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基本告别了“让球”这一“光荣传统”。
+ ~: j, i9 Fp% K9 ]# j
, C" x, S; J# k$ `: c$ uv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半决赛,实力占优的王励勤完败在队友王皓拍下,由后者在决赛中对阵韩国的柳承敏。关于这场球是“让球”的传闻和猜测,一时甚为喧嚣。多位了解内情的人士一致向笔者表示,那场半决赛绝无半点水分。我们只能叹息,以往中国乒乓球队“让球”的例证和非议过多,难免不令舆论过度敏感。 / M/ |3 k) b7 a8 [d
3 k# r& J7 Y( s“我从事乒乓球这么多年,个人最困难的时期,就是‘让球风波’前后。”作为当时的中国女乒主教练,张燮林承受过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多年以后,他还是不原因具体谈论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过对于“让球”现象,他倒是表明了如今的观点:“这种做法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比如对运动员的付出显得不够尊重,也容易打击她们的进取心。” 1 z7 s% v1 m4 X( q" k
/ O5 w5 |& K$ N一个至今不为外界所熟知的内情是,喧嚣一时的“让球风波”并非何智丽以一己之力挑战威权、对抗沿袭多年的“光荣传统”,连她自己也承认,一直得到乒乓球队顾问、名宿孙梅英的支持。确切地说,这一风波也是乒乓球队教练层内部矛盾的体现。
' {( [. |d3 t: _7 c) y
. y# m$ a8 I# z2 T" J1 w5 L中国乒乓球队的内部选拔通常比世界大赛更为激烈和残酷,尤其整体水平更高的女队,差不多谁出去都可能是拿奖牌。在被问及这样的内部环境是否会导致一些不正常现象时,汉城奥运会冠军陈静的回答颇为委婉:“现在比以前透明些了,现在不是已经有了直通萨格勒布的选拔赛吗?以前肯定没有。现在,教练顶多使用几个机动名额。”
% _2 H/ B' V: T
! m9 l! d( n" ~, n^^^^^^^^^^^^^^^^^^^^^^^^^^^^^^
# F' h+ q8 J; J如今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曾长期担任中国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一向“治军严厉”,也可以认为,外界对乒乓国手的压力经蔡振华的努力而得以强化。不过,在最初以球员身份进入中国乒乓球队的时候,蔡振华也有过几乎被这种压力击垮的经历。 & }: b* b" i8 i5 i, d7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