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0
摘要:从根本上讲,中药制剂是依赖辅料而存在的,如果没有辅料作为支撑,中药制剂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有效体现出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也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在中药制剂的使用过程中,药辅合一,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中药药剂和其它的化学药剂相区别的一种十分鲜明的特征,在中药制剂的应用过程中,这种关系有着特别显著的普遍性。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中药制剂的“药辅合一”及其应用价值等相关内容,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辅合一”;应用价值
1 “药辅合一”的主要内涵
(1)从制剂学层面来看,在处方药物中,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比较特殊,可以结合具体情况作为辅料来进行应用,并有效通过它的形、色、气、味等理化特征,以及分散、助磨、吸附、助悬、增稠等功能特征,对中药制剂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帮助它成型和稳定,同时这也是辅料发挥辅助作用,对于药物疗效所起到的被动的影响,这也被称之为“药之为辅”。(2)针对治疗学层面而言,某些有着辅助作用的辅料能够使药物的溶解性、溶出性、释放部位等相关方面内容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两者之间互相作用,协同配合,可有效实现增效减毒的作用,这是辅料对药物疗效所产生的主动性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称之为的“辅之为药”。
2 “药辅合一”中辅料的主要特点
2.1药理活性
通常情况下辅料的活性是比较惰性的,对于主要药效的检测和发挥,没有明显的影响,然而,中药制剂里边含有的辅料相对来说就比较特殊,有着比较典型的药理活性。例如,蜂蜜在蜜丸中,同时有多种药效作用,在补中益气丸能够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补。除此之外,在传统意义上比较常用的酒、醋、饴糖、米浆等作为辅料,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药理活性。
2.2 内源性
通常情况下,制剂成型作用的辅料大多数都是外加的物质,然而,中药中除了含有治疗作用的次生代谢成分之外,还有着很丰富的淀粉、果胶、几丁质等初生代谢物质,同时也包括动植物的细胞组织,此类辅助成型的物质并不是外源添加的,它有着十分典型的内源性特点。
2.3 “药”与“辅”的相对性
因为中药的复杂性和疾病的特殊性原因,中药制剂通常情况下有着多种功能,可以主治多种疾病,同时可以明显看出,“药”与“辅”的认定有着典型的相对性,伴随着疾病类型给药方式的差异而出现很大的差异。例如,在白虎汤中,粳米煎煮后溶液的黏稠度出现很大程度的增加,能够更有效的促进钙离子溶出以及悬浮,增加钙离子的摄入而增效。
2.4 辅料使用与用药意图的相关性
在应用中药制剂的过程中,要把相应的酒、醋、茶、药液等辅料进行有效的应用,通常情况下这些辅料在功效和制剂的治疗意图相关方面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协同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3 中药制剂的“药辅合一”的应用价值
3.1 针对传统制剂的科学内涵进行有效的阐释
在中药汤剂制备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沉淀性配伍,例如,附子-甘草、黄芩-黄连、黄连-吴茱萸、附子-大黄等。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也有着比较典型的鞣质与生物碱、苷类与生物碱或者有机酸类与生物碱类的中药配伍,他们特别容易产生沉淀。在服用中药制剂的过程中,怎样处理这些沉淀,并且这些沉淀具备什么样的意义,这是中医临床实践中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近些年来,很多学者从生物药剂学,增加活性中心等相关方面进行探究,可以更有利于针对传统汤剂的科学内涵进行有效的阐释和探究。例如,在传统的中药制剂中,黄芩-黄连配伍合煎是特别常见的,而现代制药工业却普遍认为合煎时黄酮和生物碱类成分发生络合反应,而出现特别多的无效沉淀,这使药效的成分有很大的损失,因此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用分煎的方法。
3.2 进一步有效推进新辅料的开发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中医药领域,很多新型的制剂也不断涌现,辅料的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越来越受到多方的关注,特别是很多传统意义上认为没毒的合成材料也暴露出很多方面的风险隐患,例如,羟丙基-β-环糊精如果长期注射的话,会使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肝肾毒性,特别是对于女患者而言,对其肾脏的损伤程度更大。所以,着重关注“药辅合一”思想,以此为指导,在天然的药物中有效开发出更多的辅料,能够使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3.3 使新技术的形成进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质量都是来源于设计的,在针对中药制剂工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原料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这样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对辅料的使用,进一步有效推进与中药制剂特点相适应的新工艺,并且进一步提升用药的安全性,使患者的服用量和生产成本都得到全面的降低。例如,针对中药固体制剂苦涩味、腥臭味的掩蔽,其关键所在是减少药物与口腔黏膜、味蕾的接触面积。而传统意义上的方法大多数都应用环糊精、微囊等包合处理,要添加更多的辅料,这就为后续成型带来很大困难,还使生产和使用成本大大增加。而基于粒子设计原理的粉末包覆处理工艺,有效利用中药复方配伍特性,把不苦的药物包裹在苦味药物的表面,不用添加相应的辅料就可以掩蔽苦味,效果十分良好。
3.4 指导新制剂的设计
微乳有着十分理想的缓释和靶向效果,在抗肿瘤递药系统中是比较常用的中药制剂,它对阿霉素等化学药的毒副作用以及多种药物都有着比较明显的耐药性,因此有相关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指出,在微乳中可以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而实现减毒增效的效果。把某些具备抗肿瘤活性的脂肪油融入其中,能够有效降低对化学药物的使用剂量,例如,薏苡仁油、姜黄挥发油、牡荆油等。对于比较常用的乳化剂应用过程中使用量过大,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药物的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把中药制剂中的具有补虚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质等相关物质复合成为乳化剂,这样能够充分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同时也可以更科学合理的对于亲水亲油平衡进行有效的调节,并进一步有效减少自乳化后的粒径,使界面膜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4 结语与展望
“药辅合一”在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制剂中,有着特别丰富的制药经验与哲学智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药辅合一”的研究,还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传统的经验整理不足,而现在的基础研究也没有有效匹配。另外,针对药辅兼用的辅料品种,怎样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质量检验标准,也面临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药制剂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以疾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制剂组成结构、理化特征等相关方面内容着手,进一步有效揭示药效成分、辅助成分在具体治疗环节的统一性,同时,也要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代递药系统与新型辅料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通过对比等方式进一步挖掘传统药物(辅料)和现代辅料的差异和共同点,把它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有效阐述传统辅料的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定堃;傅超美;林俊芝;柯秀梅;邹文铨;许润春;韩丽;杨明,中药制剂的“药辅合一”及其应用价值[J]中草药,2017,10(5):56-57
[2]张焦;刘川;王帆;易涛;张继芬,水飞蓟宾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评价[J]中国医药杂志2016.13(6):98+99
[3]何翠欢;卫明,清代医家运用茶叶诊治疾病探析[J]中医药通报2016.4(5):85-86
[4]陈芳,粉体改性技术在中药分散片中的创新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8(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