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资阳 6413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肥胖、长期饮酒、中老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近年来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简单来说,高血压就是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高。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其诊断标准,同时可能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在发病原因上,和遗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年龄、生活习惯、药物、疾病影响等有关。
2.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多见于46-50岁的女性。指的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体内性激素含量减少,出现的躯体和精神表现。主要症状如下:①潮热出汗,是血管舒张功能不稳定引起的,也是最为突出的表现。潮热从前胸开始,到头颈部为止,严重者波及全身。潮红区域,会感到皮肤灼热、发紧,持续时间几秒至几分钟,发生频率为每日30-50次。②精神神经症状,常见如失眠、抑郁,或者情绪亢奋、激动等,或者两者交替出现。③心血管症状,例如阵发性高血压、心动过速,伴有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征象。
3.高血压和更年期的关系
高血压的发生,和更年期具有密切关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发生率有较大差异。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调查称,女性在绝经前,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发病率高于同龄男性。因此,一旦确诊就要特别注意。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还有以下特点:①血压变异性更高,血压波动明显,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更大。②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更高,常见如心功能衰竭、左心室肥厚等。
4.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性激素变化。在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素增多,雄激素水平提高。其中,卵泡生成激素增多,会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该系统激活后,血浆中的肾素活性提高,会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因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下丘脑可以释放出促性腺激素,调节性激素的分泌数量。绝经后由于功能紊乱,中枢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作用在血管平滑肌上,就会导致血压升高。
(4)代谢紊乱。女性绝经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提高,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肥胖等情况,继而提高了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在更年期妇女保健指南中,提出女性的BMI指数应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5)负性心理。绝经期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再加上社会生活的影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这些负性心理,会提高交感神经的活性,继而引起全身性的应激反应,促使血压升高。
5.绝经后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1)血压监测。女性在绝经后,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尽早发现高血压并治疗,减小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预防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情况下,该类女性应间隔1-2个月测定一次血压,高危人群则要间隔1-2周测定一次。
(2)调节心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是血压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女性在绝经后,应积极调节情绪和心态,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减轻精神压力。日常生活中,应该和家人、朋友多交谈沟通,积极融入生活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3)合理饮食。不合理的饮食,例如过量摄入食盐、脂肪,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引起血管硬化,继而血压升高。对此,女性绝经后要调整饮食结构,低盐低脂饮食,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人每日6g;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每餐不宜过饱。
(4)加强运动。超重、肥胖、缺乏运动,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女性在绝经后,既要照顾家庭,又要顾及工作,因此户外运动机会少。对此,应该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每周拿出3-5天进行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每次坚持30min,增强机体抵抗力。
6.绝经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降压药物,同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考虑到绝经后女性的特殊性,治疗高血压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例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用药类型上,主要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更换药物,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此外,激素替代疗法最初用于冠心病的预防上,后来在围绝经期女性中普遍应用。以抗醛固酮药物为例,屈螺酮、17β-雌二醇联合使用,在绝经期女性中具有良好的降压功效。
综上所述,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此时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明显提高。文中分析了高血压和更年期的关系,指出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提高绝经期女性的疾病认知,实现保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