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评价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确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实施导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治疗组实施肝叶切除术治疗,选取指标,评价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7.4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较对照组的81.48%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但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性也较高,建议引起重视,加强干预。
【关键词】肝叶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肝胆管结石;临床有效性
肝胆管结石即肝内单管结石,为胆管结石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单独发生,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发生,以后者更多见。发病后的临床症状根据病程不同有明显差异,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有长期胆道疾病史的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1]。由于该疾病可引起胆道感染、胆源性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是导致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伴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胆管结石的术式也得到丰富。肝叶切除术是适用于肝外伤、肝肿瘤等多种肝脏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可有效清除病灶[3]。为明确该术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我院开展本次课题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5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肝胆管结石;(2)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1)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存在手术治疗禁忌症。根据确诊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先确诊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本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平均(49.11±4.26)岁。后确诊的27例患者设为治疗组,本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平均(49.09±4.18)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由患者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全身麻醉,术中解剖第一肝门,进行肝内胆管探查,切开肝内胆管,取出结石,留置T管引流。
治疗组患者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术中进行胆管探查,明确结石分布情况,确定肝叶切除范围,使用超声刀切除肝叶,血管夹夹必血管,进行止血处理,留置T管引流。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1)基本治愈:术后1周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一般状态较好;(2)有效:术后1周,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偶尔有轻微的胆管炎症;(3)无效:术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有时发作时症状仍较重,需要长期住院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5.0,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描述,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
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1.11% VS 7.4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 n(%)
组别 | n | 胆漏 | 腹腔感染 | 应激性溃疡 | 发生率 |
治疗组 | 27 | 2(7.41) | 1(3.70) | 0(0.00) | 3(11.11) |
对照组 | 27 | 1(3.70) | 0(0.00) | 1(3.70) | 2(7.40) |
x2 | - | - | - | - | 0.220 |
P | - | - | - | - | 0.639 |
2.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分析
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6.30% VS 81.4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分析 n(%)
组别 | n | 基本治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27 | 18(66.67) | 8(29.63) | 1(3.70) | 26(96.30) |
对照组 | 27 | 13(48.15) | 9(33.33) | 5(18.52) | 22(81.48) |
x2 | - | - | - | - | 3.984 |
P | - | - | - | - | 0.047 |
3.讨论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不能采取保守治疗,外科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案[4]。外科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标为去除病灶、解除胆汁梗阻[5]。早期常用的术式为胆管切开取石术,随着肝胆疾病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肝叶切除术也在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但关于该术式的临床有效性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基于上述现状,本课题研究将传统的胆管切开取石术作为对照术式,评价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由上文表1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性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似,但临床有效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
早期研究发现,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虽然能够保留肝叶,但较易造成结石清除不彻底,导致术后疾病复发。肝叶切除术常被我国临床用于治疗肝脏肿瘤、肝囊肿等疾病,其用于治疗肝胆管结石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比较所具有的最明显的应用优势为病灶清除更彻底,因此,术后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但本次研究过程中也发现,术中对肝叶的切除一定要精确,若切除范围过小可能造成结石残余,不能有效解除梗阻,而切除范围过大,可能会伤及健康肝叶,术后可能导致患者肝功能显著下降,增加患者发生其他疾病的风险。且大范围切除肝叶的创伤性较大,老年患者难以耐受,易发生术后并发症[6]。腹腔感染和胆漏为肝叶切除术治疗该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与手术创伤性和术后引流情况有关。因此,术中除精确切除肝叶、尽量降低手术操作的创伤性外,还必须保障患者术后腹腔引流通畅。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结果得出,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可靠,但由于创伤性较大和术后引流的关系,发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建议临床引起重视,积极干预,在保障患者手术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保障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献毅.规则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7):1050-1053.
[2]蒙炳杰.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1):32-34.
[3]黄建卿.规则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12-14.
[4]徐献忠.肝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2090-2091.
[5]陈智敏,汪昱,徐建明,等.不同术式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102-104.
[6]熊伟.规则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