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白细胞计数>25×109/L或<4.0×109/L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正常率为14.17%(17/120),高于对照组的7.50%(9/1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小细胞性贫血占据20.83%(25/120);大细胞性贫血占据9.17%(11/120);疟原虫占据2.50%(3/120);异常细胞占据10.83%(13/120);提示感染占据26.67%(32/120);异性淋巴细胞占据22.50%(27/120)。结论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疑似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血液病
引言
外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贫血性血液疾病的鉴别以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还能够筛查出其他血液疾病。各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不但大大提升了血细胞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同时还加快了工作效率,可快速给出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但是检验者在实际工作过分依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而忽视了综合分析标本的其他参数以及结果,容易引起误诊以及漏诊现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所收治120例白细胞计数>25×109/L或<4.0×109/L的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2.45±8.28)岁;病程5~24个月,平均病程(16.34±1.75)个月;其中,11例患者出现皮肤黄染与贫血症状,经诊断确诊为黄疽;2例患者出现发热、呕吐、恶性等症状,经诊断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6例患者出现头晕、呼吸急促以及发热的情况,经诊断确诊为白血病;所有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仪器及方法
血常规检测采用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I-2000,采用光学显微镜(Olympus)进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验。试剂为BASO瑞氏-吉姆萨染色液。外周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将第1滴血擦去后迅速地采集到绿豆大小的血液,并将血样推成长度约30mm,宽度约20mm的血片,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SOP操作程序进行染色。由经验丰富的形态学检验技师2名,观察血图片并做出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有红细胞的形态、粒细胞的形态、淋巴细胞的形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等。
2结果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对比在120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显示正常的患者共有17例,占据14.17%;在外周血涂片检测中,显示正常的共有9例,占据7.50%;由此可见,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目前临床进行血常规检查中常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大幅提高了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但由于在检验时,发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难以对幼稚细胞、核红细胞等进行有效分类与计数。因此,若仅单单依靠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从而不利于后续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顺利进行。有研究指出,血常规检查联合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可提高确诊率。在目前临床中以缺铁性贫血多见,其中大部分为小细胞贫血。由于缺乏充足的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从而导致幼红细胞不足,最终促使巨红细胞形成。此外,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可复形也可变形,通过观察血细胞形态,可有效识别出异常细胞,从而为临床诊断血液病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参考依据。总之,外周血异常红细胞涂片检查弥补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常规检查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检验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动化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但能够使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性得到提高,还可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得到减轻,可显著提高日常检测工作效率。外周血形态学检查主要检查PLT、RBC以及WBC数量以及形态等情况,一旦造血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会导致外周血细胞形态血发生量和质的变化,如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等,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准确区分幼稚细胞与核红细胞,因此,若检验人员过度依赖检测结果给,容易出现部分血液病误诊或者漏诊现象,对病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贫血诊断中应用血涂片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血液检测,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患者误诊与漏诊的发生率,在血液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一民.血液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检验及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9):67-69.
[2]张自芳.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