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案,并就临床急救经验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食物中毒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均开展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急救,对本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由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后及后续的住院观察后,急救总有效率为100%,本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2.01±0.34)d、意识恢复时间(4.96±2.40)h、住院治疗时间(3.79±1.18)d,同时治疗后,本组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面色四肢湿冷、全身乏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P<0.05)。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开展较为全面的急救方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急救效果确切。
【关键词】急性食物中毒;急救方案;急救效果
食物中毒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病变,是指毒性物质经由口腔、消化道进入机体后引发的以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呈急性发作,部分患者可出现面色、四肢湿冷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1-2]。急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多呈突发性、群体性,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同时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较大,因而临床诊疗中的难度较高。本次研究纳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就开展急性食物中毒的具体急救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临床急救经验进行综合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食物中毒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32.10±3.59)岁,所有患者均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经由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确诊为食物中毒者,其中轻度者24例,中度者12例,重度者5例,纳入标准:进食后2h内发病并立即入院者;我院为首诊医院;致病因素明确者;认知水平正常者;治疗配合度高者。排除标准:合并消化系统其他类型病变者;合并严重器质性、恶性病变者;合并免疫功能异常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急救,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发病情况、短期内饮食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断后,立即给予呕吐物检查、二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确诊急性食物中毒的同时,立即给予初步急救,即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的同时,给予催吐、导泻类药物干预,同时快速安排洗胃,合并呕吐患者须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内的异物,在此基础上给予主要生命体征的监测,其中催吐多采用温盐水、温牛奶口服,多在催吐后安排洗胃,以提升急救效果,在给予急救的过程中,须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给予情绪安抚,避免急救过程中因情绪过于紧张而出现呛咳、误吸等不良情况,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初步急救完毕后,在积极补液(给予1g维生素C、20mg三磷酸腺苷、50mg维生素B6混入500ml的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给药[3])的同时,鼓励患者多饮用温盐水,以稀释体内毒素的同时,促进毒素物质的代谢。呕吐腹泻症状较为严重者给予针对性给药,同时针对性增加补液量,合并发热症状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无效者给予药物干预。在给予急救的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重视对病情的监测,就患者主要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与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急救效果、住院治疗期间主要指标(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进行统计,同时就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面色四肢湿冷、全身乏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分析:本组患者经由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后及后续的住院观察后,均好转出院,急救总有效率为100%。
2.2、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主要指标统计:本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比较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主要指标统计(`x±s)
住院治疗期间主要指标 | 时间 |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d | 2.01±0.34 |
意识恢复时间/h | 4.96±2.40 |
住院治疗时间/d | 3.79±1.18 |
2.3、本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经由急救及住院观察后,本组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面色四肢湿冷、全身乏力等症状均显著缓解,详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例 %)
时间 | 腹痛 | 腹泻 | 恶心呕吐 | 面色四肢湿冷 | 全身乏力 |
治疗前/41 | 41(100.00) | 26(63.41) | 34(82.93) | 17(41.46) | 33(80.49) |
治疗后/41 | 5(12.20) | 0(0.00) | 1(2.44) | 1(2.44) | 7(17.07) |
c2 | 15.386 | 12.579 | 16.793 | 11.347 | 9.078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急性食物中毒是由进食被污染或卫生不达标的食物导致的,起病较为急骤,且易出现群体性发病的情况,临床诊疗须在快速诊断与鉴别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急救处理,以提高预后效果,目前临床最为主要的急救措施有催吐、洗胃及导泻,且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以最大限度确保体内的毒素物质排出体外。因急性食物中毒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延误治疗将造成脏器功能的损害,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因而在临床诊疗中须重视急救的效率的提升,必要时可开放绿色通道。本次研究中,对本组41例患者开展了催吐、洗胃、导泻、补液、药物干预等急救处理,急救总有效率达100%,效果确切,所有患者经由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治疗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面色四肢湿冷、全身乏力等症状均较入院时显著缓解。在临床诊疗中,针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急救工作的开展须在明确急救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开展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同时重视急救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开展较为全面的急救处理,能够有效稳定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急救及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曾臻,熊丽华.对食物中毒患者进行优质急救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7): 11-12.
[2]杜玉琴.关于急性食物中毒的救治与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5-346.
[3]史贤红,刘秀杰.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治疗方案与临床经验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