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三线建设遗迹保护与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黑龙江三线建设遗迹保护与开发

刘锐

——以通河县双阳林业机械厂为例

刘锐

(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33

摘要:黑龙江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重要工业基地,从1964年开始建设了一大批“三线工程”,这其中包括生产国防军队枪支、弹药、军械的一大批工厂。这些工厂为了保密起见,大多设置在茂密山区地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如今岁月流转,“三线建设”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留给我们的却只有片片残垣。我们如何继承这些遗产,并开发利用它们,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双阳;三线建设;遗迹;旅游开发

引言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1980年间,发生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国防为主的工程建设,造成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我国构成国防威胁;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干预中国内政,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等。“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其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对新中国建设有巨大历史作用,但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开发。

一、历史

通河县国营双阳机械厂为黑龙江省重点小三线军工企业,主要以生产半自动步枪为主。始建于1965年厂址设在通河县凤山镇凤阳村北22公里的西南河谷地带,坐落于小兴安岭南麓,这里森林茂密,山峦叠翠,风景十分秀美。距通河县城65公里,隶属于省国防科工委领导。厂内职工达1400户,5100多人口,厂内设有商店、学校、医院、影剧院等[1]。当年在“积极备荒、备战、为人民”的口号号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农民、工人来到这里,投身激昂的红色建设大潮。建设者们克服困难,很快就生产出了第一批枪支,并且装备全军使用,在珍宝岛战役中我军使用的枪支均来自这里。但随着我国国内国际形势转变,“三线建设”渐渐失去了作用,纷纷停产倒闭。“双阳厂”在1994年正式停产搬迁撤离,至1996年10月1日全厂1400户全部撤出,被安置在本省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市。彻底完成了其光辉的历史使命。

二、现状

如今“双阳厂”划归兴隆林业局管辖,更名为“曙光森林经营所”,见图1,以生产“食用菌”和“家禽养殖”为主。现有居民约40户。20多年过去了,笔者来到双阳厂“三线”建设企业遗址,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厂区部分房屋已经坍塌且杂草丛生,有些砖瓦房屋已被当地拆除变卖,剩余分散有居民居住和家畜饲养为主。总体破坏严重,一些历史建筑早已无存。据了解,双阳厂区电视台已被拆除;昔日的标志建筑影剧院内设置已被拆除;临近的双阳厂学校被收购给一家养殖厂,“三线”时期的一些建筑都已经成为空壳,部分专用生产设备已进入废品市场,很多设备、产品已成孤品,现在能够征集到的设施设备、产品、文献等实物资料(未解密的除外)甚少,当地为了掩盖拆除和贩卖的事实而毁坏大量证据。而临近的同时期“三线建设”遗址“前进林业机械厂”已经完全被毁。个人认为:如今此番场景实在令人惋惜。“三线”建设遗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如果不加以早日加以保护开发,可能我省像这样的三线遗迹濒临消失危险。三线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历史文化[2]。

三、对策:

(一)全省普查“三线建设”遗迹,抓紧立法保护。

“三线工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全省目前的“三线工程”大多已经濒临消失危险,个人认为政府应看到“三线建设”这个精神、物质遗产,有必要对全省“三线建设”遗迹进行开展普查,登记备案。并且要对“三线工程”建议早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

(二)合理规划开发,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三线”资源要本着:适度开发,要本着合理开发的理念。可借鉴国内外开发的例子。以“双阳厂”为例,开发旅游资源可以与周边景区联合开发,并入“兴隆林业局”生态森林旅游线路,利用该地“森林旅游生态小火车项目”资源,发展“生态历史之旅”。另外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三线建设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影视城”,发现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和青年德育教育基地。这样不仅有利于遗迹保护还可以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能起到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四、意义

“三线建设”曾对我国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三线建设”不仅留给我们的是物质上的财富,还有“三线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同“北大荒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一样都是我省重要的精神遗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令一方面“三线建设”遗址目前有大部分可以开发利用,及其具有“红色旅游开发”前景,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特别是鉴于现实的“三线建设”遗址遗迹岌岌可危的保护现状,作为当代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切实保护好“三线建设”遗址遗迹,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3]。目前在重庆市、四川的攀枝花市已有保护利用和开发“三线建设”遗址遗迹的先例,有的已经建立历史博物馆和旅游文化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开发三线资源令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当地及周边经济发展,启动闲置资源,对我省山区扶贫开发更是有利。是我省旅游产业又一可挖掘的新亮点。

感谢绥化市前进机械厂(原通河县前进林业机械厂)职工及绥化市原双阳林业机械厂职工给予的宝贵历史资料,感谢周利军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档案信息网。

[2]张逸,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继发展策略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2。

[3]邵琦,对保护利用山西“三线建设”遗址遗迹的思考[J].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