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 2

使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阳黄会保

岳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16年4月-2018年1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状况、腰椎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状况、腰椎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状况、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疼痛状况、改善腰椎功能,且手术创伤更轻,具有明显的低创伤和快恢复优势。

【关键词】椎间孔镜;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保守疗法、传统开放手术和目前常用的椎间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特殊类型,为椎间盘的突出位置在椎弓根外侧或椎弓根的内外侧之间。本研究分析了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2016年4月-2018年1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术式分组。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2-79岁,平均(46.72±2.55)岁。突出节段中,L4/L5有22例,L5/S1有18例。病程最长为30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2.11±3.16)个月。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1-79岁,平均(46.55±2.41)岁。突出节段中,L4/L5有20例,L5/S1有20例。病程最长为31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2.13±3.13)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全麻后俯卧,切口8-10厘米,逐层切开暴露,切除突出节段的同侧半椎板,将部分上关节突和下关节去除,促使椎间孔充分暴露。髓核经髓核钳取出。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节段的融合和内固定,给予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经无菌敷料覆盖。

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治疗。俯卧位,影像学下定位、标记病变节段,确定皮肤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使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穿刺关节突,将针芯拔出,给予亚甲蓝溶液注入,先在表皮用尖刀作长度1-1.5厘米切口,将扩张导管插入,根据突出部位用磨钻处理上关节突。建立工作通道后,连接影像学装置,镜下进行探查,将突出髓核用专用器械咬除,对剩余神经探查无压迫和活动性出血后,将器械退出工作通道。全层进行一针缝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状况(0-10分,越低越好)、腰椎功能(0-100分,越高越好);并发症。

显效:疼痛消失,腰椎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好转,疼痛减轻且腰椎功能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统计,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则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3两组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相比较

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61.02±10.12min、35.01±2.61ml、6.21±1.11d优于对照组82.14±10.24min、207.15±13.57ml、9.62±2.59d,P<0.05。

2.4两组并发症相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有1例感染,对照组有2例脑脊液漏,有4例皮肤浅层不愈合,有3例感染。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对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传统开放手术已被证明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腰椎功能得到改善,但同时其带来的创伤、出血和并发症均可影响患者预后[2]。

作为微创脊柱手术的典型代表,椎间孔成形术技术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通过改进不断成熟,其优势在于使用局部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风险和并发症,无椎旁肌肉和组织损伤,可维持腰椎稳定,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有研究认为传统的半椎板切除术无法充分暴露外侧腔隙,容易造成残留髓核,导致手术后出现复发。因此,建议去除整个关节突,使神经根完全暴露并减压。但其可损害脊柱稳定性,因此一般需进行突出节段融合和置入椎弓根钉[3]。

本研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住院时长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状况、腰椎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状况、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疼痛状况、改善腰椎功能,且手术创伤更轻,具有明显的低创伤和快恢复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峰,李涛,徐彬,谭林英.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11):39-42.

[2]苏国义.3D-MR重建辅助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2017:1.

[3]苏国义,李永津,陈博来,杜炎鑫.3D-MR重建技术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医学,2017,39(16):1369-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