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第一医院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常规抗心衰疗法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急性心衰合并心率快速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只要使用时严密监控,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对应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胺碘酮;抗心衰疗法;急性心衰;心律失常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routineantiheartfailuretherapycombinedwithamiodaroneinthetreatmentofacuteheartfailurecombinedwithrapidheartratedisorder.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selectedinourhospitalinFebruary2011-2012yearinAugust80casesofacuteheartfailurewithrapidheartrateoftheoutpatientincomeofarrhythmia,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andaccordingtothedifferentformsoftreatmentarepidedinto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40casesineachgroup.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givenconventionaltreatment,thepatientsinthestudygroupweretreatedwithamiodarone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generalsituationoftwogroupsofpatientsaftertreatmentwereobserved.Resultsafterthetreatment,thestudygroupofpatientswithclinicaltotaleffectiveratewas97.5%,72.5%inthecontrolgroup,twogroupsinthetotalefficiencycomparison,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twogroupsintherateofadversereaction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combinedwithamiodaroneinthetreatmentofacuteheartfailurewithrapidarrhythmiaconclusionconventionalantiheartfailuretherapyiseffective,caneffectivelyalleviatethesymptomsofpatientswitharrhythmia,heartfailure,aslongastheuseofclosemonitoring,timelydetectionofadversereactionandtakecorrespondingmeasures,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clinicalefficacy.
[Keywords]amiodarone;antiheartfailuretherapy;acuteheartfailure;arrhythmia
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属于临床急症之一[1],患者血流动力学往往产生严重障碍,导致全身脏器出现供血障碍,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速度,引起全身性恶性循环,导致患者死亡。胺碘酮可促进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且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特于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对我院8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小于40%,且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73岁,平均(62.2±2.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即给予扩血管、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由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03843,2010-04-09)加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10分钟内完成静脉注射,选择1.2mg/min的微量泵给予静脉维持,胺碘酮的首次剂量为3mg/kg,每天3次,3天后可根据患者症状、血压、心率等情况进行调整。
1.3疗效判定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发应,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疗效进行判定: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脏功能至少改善2级;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改善1级;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均无改善,或与治疗前比较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23例,对照组16例;研究组有效16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无效1例,对照组11例。
2.2两组患者不良发应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静脉炎1例,对照组0例;研究组低血压3例,对照组2例;研究组恶心1例,对照组2例。患者经相应对症措施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3结论
急性心衰指在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左心功能异常而致的心脏负荷加重、心肌收缩力降低等,引起心排量骤降、周围循环阻力升高、肺循环压力升高,最终导致肺循环充血出现急性肺水肿、肺淤血且伴有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心源性休克等的临床综合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左心衰竭。心血管疾病中一组重要疾病就是心律失常,其可单独发病,也可伴随心血管疾病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率失常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有严重威胁。
胺碘酮为第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具有第Ⅰ、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优势。胺碘酮可减低心率,延长心房、心室和房室结动作电位的时程,属于广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3]。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剂相比,胺碘酮不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清除机体中氧自由基。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对各部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具有延长效果,可促使折返激动的消除[4]。对动作电位和静息膜电位的高度无影响,对冠状动脉与其周围血管均可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还能调节甲状腺素的代谢。胺碘酮在机体组织中的亲和力较高,但转运缓慢[5]。临床中胺碘酮行静脉注射后容易导致患者血压降低,肺组织纤维化,房室传导阻滞加重等一系列毒副作用,且其半衰期、不良反应等均因人而异;需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应选择深静脉给药,防止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6]。因此,临床需静脉注射胺碘酮时需在严密监控的情况下使用,记录每日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记录患者心率等常规参数指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发应,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尽快缓解药物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好地证明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同时,应注意应用胺碘酮后容易导致血压降低等一些列不良发应,临床使用时可使用适量多巴胺,以维持血压稳定。总之,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率失常的疗效显著,可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云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律失常52例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14-1115.
[2]高淑霞.15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4):139-140.
[3]陶文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183-6183.
[4]杨骄霞,王媛媛,乔智力等.静脉滴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8):1103-1104.
[5]高福生,王建华.胺碘酮在救治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02-4602.
[6]吴培群.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