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国学有两次振兴的机会。第一次是“五四”后兴起的国学热。那时,不仅北大、清华等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各地还应运而生了不少国学刊物,例如胡适先生的《国学季刊》。由于战乱,那次图学运动无呆而终。国学的另一次振兴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有北大版《国学研究》的问世,后有《人民日报》的助燃,之后又有诸多国学大师的呼吁,直到中图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宣布成立国学院,终于投石激浪,引发了关于国人对国学的大讨论。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三千多所学校恢复教授孔子学说。在全图上下,正掀起一股“国学热”。不少学者和专家呼吁,国学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但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处境仍然尴尬。作为四川教育大县的百年老校的南部中学,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在南部教育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即国学素养是学校教与学的住旋律,是实行初中义务教育和完成高中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我们应通观全局;放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足发展着想,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敢为人先,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披风斩浪,赢得禾愧时代旗手的称号。我校国学教育是一片空白,还无人无暇顾及,有志之士应立即行动投入到这个工作之中。
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国学的当代价值。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
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学教育的可能:(1)时代背景分析:海外掀起了学习汉学的热潮。国内,于丹,易中天的火。我们问:为什么?经典有什么作用?经典是我们的民族之魂。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得主在巴黎聚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目到253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儿去寻找智慧。
(2)从语文学习与将来考学的现实的角度讲
①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对诵读感悟经典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列出了很多必背书目。这本大家肯定有所觉察,现在孩子背的诗比过去的多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食而不馆,为背古诗而背古诗。举例说明。
②考察方面:无论中考或高考,文言成为难点和重点。题目搞活,文化积淀直接影响考成绩。如果将来是一个文科生的话,国学教育的作用巨大,是语言难以形容的。这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史哲全面启蒙,打基础。
③教育规律:0-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的最佳年龄。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後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多读多诵,为一生积淀。日久天长,必出口成章,博古通今。
④矫正:当代孩子三病,我打个比方,大家不要生气。贫血,缺钙,脑膜炎。贫血,只知道索取爱,不懂得感恩和奉献爱;缺钙,没有远大志向,缺乏坚定意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现在孩子容易沉迷电脑游戏,城市生活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浮躁,冷漠——让古典的温情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语文回归审美,让语文汲取国粹,让语文走进心灵,中国传统上最崇尚国学教育与诗教。对症下药,用国学教育对治当代学生的三种流行病:陶冶孩子的情感——贫血。磨练孩子的意志——缺钙。培养孩子的悟性——脑膜炎。一边让孩子提升语文能力,一边启发理性思维,开拓胸怀。此外,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