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寻和探索中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3

在追寻和探索中成长

甘露

——国培计划首届幼儿园骨干教师班学习心得

甘露(深圳龙岗中专附属幼儿园广东深圳518000)

教育,赋予每个人和她的生活不同的含义。做了许多年的幼儿园教师之后,我明白自己的人生已经和教育这个词不再分离。看到孩子的在活动中的开怀大笑,我会想到自己的专业成长;看到中专学生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会回想自己当年的青涩。每个人身上都投射着教育的影子,教育在以一种传递的方式,完成她对文化的传承。

一天下午,我接到了深圳市教科院的电话,通知我参加国培计划。我心里那个小小的关于“专业成长”的小苗又开始努力地生长,她感受到了被滋养的气息,更激荡了内心深处关于教育生命和成长更宏大的命题。尽管幼儿教育这个行业曾经被那样的边缘化,市场化,但作为教育科学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仍然有人在逆境中孜孜求索而无悔。在南京师范大学,这个国内幼儿教育研究最前沿的阵地,我,将和这些大师们相遇。

十天的时间里,我聆听了16场专家报告和讲座,走访了4家南京市颇具知名度和特色的幼儿园,十天紧凑的课程下来,我的脑子里被塞满了关于理念、智慧、经验、认知、环境、观察、指导、行为、社会性发展、主体性、有效性等这样的词汇,自己的教育思路和观念在这样的集中轰炸也被肢解成碎片。厘清思路后的梳理和重构,是我需要面临的工作。

这次国培班的课程集中指向政策与理论、课程设计与改革、教学观摩研讨和科研与管理四个方向,聘请的都是学前教育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们都拿出了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多年教育思想沉淀的精华和我们进行了分享,让我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幼儿教育有了更为深刻、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1.宏观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改革

“2010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年。长期困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近十几年来一直被学界批评的学前教育性质定位不清、改革方向不明、长期不被重视的问题,由于中央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而有望改观。这一年,应该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走出低谷的转折点。”在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讲座《2010中国学前教育新政》中清晰有力地传达出这样的声音。的确,自11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并颁布五条措施后,11月21日,国家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春天。冯教授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新政背后蕴含的教育效益、教育公平的理念,强调指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并用佩里学前教育方案节约成本的分析数据说明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对社会能产生极高的回报价值。听到她的侃侃而谈,我想在这些新政背后,一定有向冯晓霞教授这样的推手在促进着这项事业的发展,她们的知识分子良知,她们的鼓与呼,都源自一种深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学者,焉能独处一隅而不问天下事?

对于新政的另一种解读,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为我们讲述了《3-6岁儿童学习指南》的诞生。从政策到可操作可执行的条款,李教授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科学性、前瞻性。如果说国家颁布的学前教育新政是剑指“入园难”问题,那么《学习指南》关注的就是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目前,学前教育是一片乱像,各个行业都对学前教育有兴趣,大家都看到了学前教育的市场价值,而没有从幼儿出发。家长焦躁、伪科学泛滥,经济利益让学前教育变得急功近利。《学习指南》的诞生是为保障适龄儿童能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教育,它具有普适应。另外,面对各省标准不一的评估标准,《学习指南》为幼儿园提供了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质量观,她强调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自觉抵制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面对这些观点,让我联想到一位家长。她的孩子三岁多,却坚持要上大班,在那个班上,她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足足小了2岁多。家长的理由是:我的孩子很聪明,大班的学习内容多,我希望她在大孩子的带领下多学习。现实情况是,她的孩子各种能力都无法和比他大两岁多的相比,大班一节30分钟的课,他的年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只能集中注意力5-10分钟,其他的时间,他很无聊。大班的孩子在游戏中对话交流合作,他却无法介入。面对这样不科学不合理的要求,我想《学习指南》能给家长一个好的答案和指引。

李季湄教授不愧是行业内的大家,在完成了《学习指南》长达7年的准备工作、撰写工作、效度检验和培训工作之后,面对这样沉甸甸的成果,她仍然保持一份清醒地认识。她一再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把《学习指南》当成了衡量孩子的一根绳子、一把尺子和一个筛子,教育不可能具有完美和完满的形式,因为她的形式和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教育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她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

成尚荣教授是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科学规划室办公室主任、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在这一连串的头衔后面,看到的是一个智慧幽默、风趣健谈、博学多才的老人。他给我们做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专题讲座。老人的讲座,并没有过多涉及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却从教育智慧的角度阐述了一个真理:一个好老师,是有智慧人格的。他讲述了三毛、席慕容、蒋风、钱学森的成长故事,突出了教师和教育在他们成功的人生轨迹上留下的痕迹。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子的道德智慧、庄子的哲学观,中国古代教育和哲学思想被他以激情而有韵味的语言一一阐释。听他的课,仿佛自己置身在百家讲坛的现场。

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如此热爱阅读,热爱传播他的教育思想和人生经验,不由让我想起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话题。面对现在80/90后的年轻教师,作为园长,关注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层面。一个人的成长,是各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叠加,她是指向圆满人生的。就像我们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之下,必然产生急功近利的老师,当专业成长只是来自外部压力而非内在需求的时候,成长也就变得视线模糊了。我在电大上教育学课程,班里的学生大多是80后,当问到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时,他们说:“我们不关注这个。”我让他们写下自己的书单,大多数写下的都是一本本的教材名称。目前,我也在幼儿园老师做一些阅读方面的调查,我期望面对人生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这些鲜活的生命时,能多给他们一些人文情怀滋养,让她们明白成长绝不仅仅指向专业领域,我们需要丰盛的人生。

2.微观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个学前教育国家重点学科,云集了大批研究人员,他们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与评价、健康教育、音乐教育、社会性教育、审美与艺术教育、儿童游戏研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因此,此次国培班在教育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指向了这些领域。

许卓娅教授的大名如雷贯耳,她在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是国内翘楚。在这次的培训中,许卓娅教授却脱离了音乐研究本身,和我们谈起了音乐人生与学习品质。她说,音乐是一种人生态度,音乐的游戏性就是忘我、全身心投入地、乐此不疲的状态。谈到教研活动,她觉得教研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研氛围,要让老师不懂就问。谈到游戏性教学,许老师把心理学派的观点都亮出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大家明白游戏是一种心理需求。她认为音乐游戏性教学能激发孩子的认知和技能挑战心理、唤醒审美感动、发展人际支持和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三小时的课程,她一边带着我们玩音乐游戏,一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着音乐教育的本质,时间仿佛长着翅膀的鸟儿,带着音乐一起飞走了。

这个老太太,活力四射,穿着迷彩裤、运动鞋,洋溢着激情的美。说到一次去幼儿园的经历,孩子说:“奶奶,你穿的裤子我在哪里见过呢。”她立即就抬腿100度,从讲台下把腿抬到讲台上,以便让我们看看她的迷彩裤。音乐响起的时候,她那对灵动的大眼睛立即活络起来,那份美,无与伦比。她一直在强调音乐能产生的积极地生活态度,强调她二十多年研究音乐教育最终是指向孩子的学习品质,指向他们能拥有像音乐一样美好的人生。她的大气,是那种超越了学科教育的生活哲学,做人,做学问,都是愉悦的体验过程。

来自上海的黄琼主任则向我们讲述了上海二次课改后关注的重点——对课程实施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思考。她作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前教育处主任,一个既肩负全市教研专业引领任务,又承担教育行政决策机构的负责人,视角和普通教育工作者自然不一样。上海二期课改进行了12年,硕果累累,她们率先实现了100%户籍儿童入园、基本解决外来户籍子女入园的目标。2010年在全国各个城市政府都在为孩子入园难的问题而头痛时,上海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学前教育领域的上海模式是很多地区想往的改革之路。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片赞扬声中,作为业务领头羊的黄琼主任却能带着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心态,小心谨慎地审视二期课改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将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做出谋划。她将当前上海课程发展的重点落实在幼儿园内涵发展中,以园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执行力和教研员课程指导力为落实手段,对全市幼儿园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将课程规范性、有效性研究作为二期课改的重点关注。对于越来越行政化的教育行业,这是何其难得的清醒!

在全国一片入园难的喊声中,我们仰望上海孩子有学可上的幸福,若干年后,我们的还将羡慕上海孩子,因为她们的每一家幼儿园都有出色的课程和有执行力的教师。

实践证明,上海幼儿教育改革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务实性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样板,未来若干年,上海的幼教还将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虞永平教授倡导的《幼儿园课程回归经验》的研究,是在继承了张雪门教育思想下的再发展。这种回归,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课程重新回归纲要,二是课程回归经验。面对小学化倾向以及幼儿园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虞永平教授指出,知识是可以单通道获得的,而经验是多感官参与和实践得来的,经验需要让孩子自己获得,所以强调幼儿的主动性,正因为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因此,经验是超越知识的。虞永平教授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行动研究者,他的课上,呈现了大量幼儿园活动照片和孩子的画。在这些以孩子为主体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经验获得的清晰脉络,看到孩子在经验获得之后的、非常有说服力的再次表征,她令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有意义的课程。

这次的实践考察,安排了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这家幼儿园的原本课程是田野课程,就是在虞永平教授的指导下建构的。田野课程强调为幼儿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在现实场景和生活情景中学习。在一个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里,充分展现了孩子通过自主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每个区域中的材料和环境和孩子发生了良好的互动,教师真正退出了现场,成为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而孩子的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吃惊,那种创造力、自主性、规则意识绝对在集体教学中无法实现。太平巷幼儿园的成功再次验证了虞永平教授的理论,课程回归经验,是对孩子最大的馈赠。

这次的培训课程,鲜有关于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内容,但在南京太平巷幼儿园汪丽园长那里,我却悟出了很多道理。这个1971年出生的年轻园长,带领着这家创建于1952年的幼儿园,走出了一条以教研促发展的路子。对她的好奇,首先源于他们幼儿园的课程。其实,幼儿园见得多了,对很多园本课程我们都已不新鲜了,但在她们幼儿园,我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在深圳,开展区域活动已是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尽管我们研究材料、研究环境、研究教育行为、研究孩子,但却没有在孩子身上呈现出这种个别化教育与众不同的东西。我们做追踪研究,大都会说孩子在入小学三年左右会呈现能力的喷发,专业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课程有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我们要等待他们的成长。但在太平巷幼儿园,我们无需这样的等待。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的田野课程,让每个孩子的能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是那样令人惊讶。看了那么多幼儿园,我认为他们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开展得最为成功的,真正成为了适宜幼儿发展的重要课程实施途径。其次,我很好奇太平巷幼儿园的管理。精细化、人性化的理念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呈现出来。汪丽园长绝不是一个行政化、事务性的园长,尽管她管理着一园二址三部,却将大量时间花在教学研究上,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她基本都参加,是一个研究型的园长。另外,从她的待人接物上,能强烈感受到她是那种大气、开放、真诚、宽容的人。她的审美情趣,不仅仅表现在幼儿园的环境上,也在她服饰、发型和仪态中,她是那种浑身散发着优雅气质和知性美的女人。在现代社会,园长不仅仅需要面对管理工作,作为女性,同样需要在生活、社交、学习中体会幸福感,传递出更多属于女性的独特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