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浅谈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许晓艳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国际海洋城天台山小学

〔摘要〕浅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分别从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思想情感及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判断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康个人行为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道德素质审美能力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头戏—音乐教育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1]1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及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德育,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把礼(德育)列在首位;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清清楚楚的讲到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2]所以说,德育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不应与德育相脱离。音乐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正是通过它特有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音乐教育借助了音乐这一包含丰富情感的工具再加上它具有的独特教育的特点在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所谓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是说明了以音乐作为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工具的观点。

2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意识在学校中,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听到一段舒缓的音乐时会感到很舒服,很放松,比如说中国的十大名曲《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等,听完这些音乐之后,我们都会有一种心旷神怡,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置身到了那优美的景色当中。在音乐教育中教师正是通过优美的、有情感的音乐对同学们进行了审美情感教育。通过广泛的审美判断来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为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鉴定思想认识的基础。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观念以及协作精神爱国主义是全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在爱国主义的培养中,音乐教育就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的作品都充分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国歌》、《我和我的祖国》、《祖国啊,妈妈》等等,我们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会逐渐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一些集体化的音乐教育,比如说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集体活动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中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肯定都会有很深刻的体验,像学校中,每年到了国庆节,学校就会组织每个班排合唱节目,通过每次的合唱排练,就能够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以及协作的重要性。

4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的性格及健康的个人行为“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的活动,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文化人”。

[3]的确是这样,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初衷都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去做其他的事。音乐教育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对一个人的人格及个人行为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列宁所说的:“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4]因为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和音色等,它的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它往往与人的生理节奏和旋律产生共鸣和协调,从而使人感到愉悦欢畅、和谐统一的美感。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梅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5]日本音乐家铃木先生也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的培养一些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学生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6]音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有独到之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音乐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培养爱国主义、增强集体主义感、完善人格等神圣的使命责无旁贷的落在了音乐教育的肩上。这就需要音乐教育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1王秀林.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32李永田.思想教育演讲集萃[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63郭声健.音乐教育[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764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235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J].音乐研究,1994:76德·可奈夫等著.西方音乐社会学目前状况[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