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人民医院湖南衡阳4216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所引起的脊柱骨折,经皮球囊后凸形成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老年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柱骨折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后进行两个月的随访,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小,无骨折及周围部分出现二次损伤;手术后患者的X线片显示,其脊柱后凸形成的Cobb’s角度,病锥的前缘以及中部位置高度变化与术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的视觉类比评分VAS出现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质疏松造成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皮囊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其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皮球囊后凸形成术;老年骨质疏松脊椎骨折;临床疗效
骨折疏松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主要表现为骨质量下降,骨量出现明显减少,极易造成患者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骼疾病。骨折引起患者的脊柱出现后凸畸形和疼痛,传统的治疗方法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近些年,采用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在骨质疏松导致的老年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且操作便捷,安全可靠[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老年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柱骨折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其中男性13例,女性38例,年龄为53至86岁,平均年龄为70.6岁,病程为0.8至1.7年,平均病程为1.2年,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检验确诊,患者均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症状多表现为腰背出现严重剧痛,翻身困难,活动受到限制。影像学图像显示患者体内存在脊椎叩击疼痛明显以及严重的后凸畸形等,无其他神经和脊髓存在受损的现象和症状。患者受累椎体:L52椎,L43椎,L32椎,L17椎,T1212椎,T117椎,T104椎,T92椎以及T82椎,患者手术时间均在发病后的1至2周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此研究,且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常规的CT以及X线等检查,作常规的碘过敏检验,必要时做MRI检验。患者手术时取俯卧位,盆骨和胸部进行衬垫,胸腰椎过伸,架空腹部,利用C臂进行定位,确定患者的椎体椎弓根,并采用局部麻醉或插管全麻,在定位处切4mm开口,将穿刺针尖部放置在患者椎弓根进针的位置,从后上方向至前下方向进行穿刺,并轻轻锤击进针至皮质前方3mm位置,拔出穿刺针和针芯,插入导丝和工作套管。在患者椎体内钻出骨隧道后放置扩张球囊,后注入造影剂使其逐渐扩张直至球囊壁接近上下终板位置或者椎体复位较好。将骨水泥进行调整至拉丝期,后在椎体内进行低压注入,缓慢推动注管,注射在椎体后1/4位置停止,进行观察,后结束手术。患者在术后平卧24小时,若恢复至平稳,则缓慢下地行走。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一周内脊柱后凸形成的Cobb’s角度,病锥的前缘以及中部位置高度变化以及VAS评分,进一步评定经皮囊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行X2检验,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患者的X线检验图像显示,其脊柱后凸形成的Cobb’s角度,病锥的前缘以及中部位置高度变化与术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的视觉类比评分VAS出现明显下降(P<0.05),具体见表。
3.讨论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骼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随之逐渐延长,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成为目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造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造成老年人的骨质逐渐变脆变硬,在碰到其他物体时容易造成骨折,主要表现为骨折位置产生剧痛,使患者经常因疼痛不能站立及活动等,对患者的脊柱椎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引起患者泌尿系统以及肺部等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严重时这些并发症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3]。若患者的病症处于晚期,脊柱会发生压缩,脊柱椎体逐渐向后方凸出变形,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胸腔的溶解效率减小,导致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以及通气等障碍,对老年人群骨质疏松骨折造成威胁[4]。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其骨质已经发生严重疏松,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但其存在的手术风险和疼痛程度均较大,对于老年患者,在必要时应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近些年,经皮囊后凸成形术逐渐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多用于保守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其手术创口较小,操作过程也较简单,见效速度较快,可以及时帮助患者止痛,且是局部麻醉,减小对患者身体状态及生理平衡造成的影响,可以尽快减缓患者疼痛程度,恢复患者脊椎功能,使患者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经皮囊后凸成形术主要是利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后注入骨水泥进行治疗,该手术是在椎体内通过机械扩张恢复患者病椎的高度,同时对骨折部分进行复位,控制手术时的扩张程度及压力,提高其手术的安全程度,且注射骨水泥的过程中需要的压力较小,放置骨水泥溢出,其过程操作器械较简单方便,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5]。
综上,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囊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椎体畸形的状态,提高其椎体稳定性,且其操作便捷、有效、安全和微创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晏雄伟,张洪燕.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注入骨水泥的要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9):1471-1476.
[2]顾晓晖,杨惠林,唐天驷.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3):151-153.
[3]张铁山.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82-83.
[4]马宗军,马荣,锁志刚,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2):1110-1112.
[5]张敏,易伟宏,陈远武,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3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6):44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