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来党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3

建国70年来党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发展

张生平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县委党校645154

摘要: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当中的地位和价值全都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当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乃至习近平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民生观,将马克思的民生观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赋予民生观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

关键词:马克思民生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从民生的角度来说,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整个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解放生产力、不断改善民生的历史。在马克思的原著中尽管没有关于民生的直接论述,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观的根本出发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建设的七十年中,充分吸收了马克思民生思想,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从建国初期到步入新时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专属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保证,为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过程中,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吸收、应用、创新,具有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一、马克思民生观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当中的推动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有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人都属于这里所说的“人民群众”。从质的方面看它必须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力量;从量的方面看它必须在国家总人口中占大多数。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革新中曲折前进的,而每一次革新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的实践者和历史的推动者。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某一阶段,也有剥削阶层的代表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也参加了革新活动,甚至成为革新活动的领导者。然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革新活动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也比较容易走向失败。恩格斯曾经这样说:“在十七、十八世纪,辉煌至极的英国和法国都是依靠平民大众才取得了那时的成就,资产阶级的光辉灿烂离不开工人农民的力量”[1]。归根到底,社会发展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

2.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所有的社会财富都由人民群众创造。他的这一观点是有一定依据的,首先,人类要生存必须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人类社会要想生存并持续发展必须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而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的创造者。其次,在社会实践当中,劳动人民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并代代相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生产工具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使生产力得到了推动,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如果生产实践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一主题,物质生活资料也都将不复存在,人类就缺少了生存的基础。从精神的角度来看,起着主体作用的也人民群众。首先,为人的精神活动提供物质前提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否则精神生活将不存在。其次,人类的精神财富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一切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等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再次,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都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如发明家毕升、蔡伦,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文学家萨士比亚、雨果等。

3.社会发展的目标——人民群众的幸福

“让人民群众幸福”是马克思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他在1835年秋中学毕业论文中提出:“能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称为伟大人物的人必将是拥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日渐高尚的;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为实现他们的幸福而努力的人”。[2]“如果我们的职业是为人类工作的,那么我们就拥有了承担一切重担的力量”。[3]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中把人类对幸福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我们追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明了方向。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最高追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来说,是最佳也是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的民生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七十年建设进程

1.毛泽东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实践。建国之初,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中国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再加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当时的中国,城镇失业率达20%以上,文盲占80%,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人均国民收入不足30美元,形势异常严峻。“社会及组织机制支离破碎,公共秩序混乱,道德水准衰败,经过战争蹂躏的经济承受着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的沉重压力。中国在经济上的赤贫和军事上的极度落后,给领导人富强国家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4]因此国民经济能不能快速恢复关系到民生的保障、关系到刚刚诞生的政权能否巩固、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支持党的领导执政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这期间,毛泽东以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从经济发展、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治国策略。他的民生观体现在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相较于其他政党而言,共产党能够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始终保持与群众站在同一战线上,人民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在我们党和人民面前,还有严重的困难。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地从事紧急的和更加切实的工作,继续地克服困难,为完成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奋斗。”[5]他还指出:“不管职位多高,我们的干部都是要服务于人民的,一切行为都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6]在中共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写入了党章。毛泽东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中,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的民生观为依据,孕育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2.邓小平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发展。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说:“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持续的走下去,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7]“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阶段所占的地位非常高,是所有任务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并且要努力的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8]他用客观的标准来对改革开放工作进行检验,也就是“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否有利、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9]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邓小平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根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把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人民是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才取得了今天的新生活,才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11]

3.江泽民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弘扬。江泽民做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行总结时指出:“通过七十多年以来共产党在我国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民之所以对共产党拥护、爱戴,离不开我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积极发展生产力,领导中国文化不断发展”。[12]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我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一立场,任何情况下这一宗旨都不能改变,始终坚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之后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的民生观,它在坚持马列主义的同时,也充分融合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时代发展为基础,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是中国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运用的成果。

4.胡锦涛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以及观点都在科学发展观当中得以体现。“以人为本”仍然是其核心。胡锦涛强调:“人民的利益是始终都要坚持的根本利益,国家工作要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最终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对人民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14]“人民的利益必须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心中最重要的,对人民的主体地位进行认同,向人民学习,在实践当中本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的提高执政本领。”[15]科学发展观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将马克思民生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新时代党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拓展

在中国发展迈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民生观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民生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民生观,把“让人民群众幸福”的马克思民生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中心。在新时代习近平思想体系当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这一思想的创造性表现,并在战略上协调布局“四个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等重要内容,为马克思的民生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

1.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本届领导集体的奋斗愿景统一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民生观

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确定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说:“热爱生活,是我们的人民的美好愿望,他们渴望在教育、工作上得到满足,获得更高的收入,拥有稳定的保障、能够享受应有的医疗、居住、环境、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渴望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我们要把人民的美好愿望做为奋斗的目标”。[16]习近平强调:“人民在所有党员同志心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看做最高利益,对工作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人民的拥护、赞成”。[17]可以说,马克思的民生观是习近平民生观的理论源泉,同样,习近平的民生观也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群众观”思想和“生产力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唯物史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梦”、民生梦统一起来,为马克思的民生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民生观和党的前几任领导者的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有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将马克思的民生观发展到空前的水平,他说,“我们要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而奋斗,把中国梦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融合在一起,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18]“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19]他还说,“只有在中国道路上使中国力量不断加强和凝聚,让中国精神得以弘扬才能够实现中国梦”。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站在同一阵线上,才能够实现中国梦。以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提出,为马克思的民生观注入了新的内容,也有了更为长远清晰的发展目标。“中国梦”不但阐明了新时代民生的基本内涵,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衡量的标准和实现的路径,为马克思的民生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3.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进一步拓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进一步拓展。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地发展”。[2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民生观,站在全球的角度审视各国人民的未来发展,突破了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以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发展为指向,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合作、共建共赢和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但蕴含着传统中国的“天下观”、“和而不同”观,也是对马克思民生观拓展的重要成果,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它把各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不同肤色的民族和信仰差异的个体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于2017年2月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秩序观、价值观。它追求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它的价值诉求,是在理想的共同体中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实现“让各国人民幸福”的终极目标。习近平同志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对马克思民生观的继承和进一步拓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的民生观注入了新鲜的中国实践内涵,使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具有了历久弥新的时空穿透力,拓展了马克思的民生思想,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克思全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325

[2]马克思恩克思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459

[3]马克思恩克思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459-460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P57

[5]毛泽东选集(3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P1094

[6]毛泽东选集(3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P1095

[7]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24-225

[8]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63

[9][10]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72-373

[11]江泽民《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25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279

[1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6

[1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15

[1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14-15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P4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P40

[1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P30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P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