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张凤梅

天津市河西区卫东路小学3002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更加健全地成长和发展,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着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便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课时,在新课引入上,我从网上找到一个《盲人摸象》的动画(有配音),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在人民公园中,生活着一头美丽、健壮的大象。三位盲人都想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子。第一位盲人摸了大象腿,说大象长得像一根大柱子。第二位盲人摸到大象的身子,说大象长得像一堵墙。第三位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你们说得都不对,大象长得像一把大扇子。”同学们看了动画哈哈大笑,这时我趁机提问:“三位摸到的是同一头大象,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起小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进而主动地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巧妙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能巧妙地突破,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拼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在总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分别用“割补”“平移”的方法,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然后根据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推导出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后,利用白板中工具箱的工具去割、去拼。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开阔,拼出了以下几种形状:

以第一种的转化为基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另四种方法模仿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方法,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导出求梯形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画面:周末同学们去野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郊外,贴近生活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提出问题:“把4个苹果或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多少?”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分的结果,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的理解。接着提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分数的认识。

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就可以比较“放心”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