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的对比分析

倪坚强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40132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探讨肠外营养导致肝脏瘀胆的机制。方法:选取20只健康的野生型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腹腔内感染组,并分别进行造模,观察两组实验鼠肝脏瘀胆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0天后两组实验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脂蛋白和谷氨酰转肽酶含量均较造模前显著升高;电镜下观察两组实验鼠都表现为毛细胆管扩张,腹腔感染组微绒毛破坏更为明显,全肠外营养组毛细胆管周围致密区明显扩大、胆色素颗粒增多、内质网扩张紊乱。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腹腔感染组的病理表现以肝小叶中间带及外侧带肝细胞变性为主,而肠外营养组主要病理表现为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Kupffer细胞异常增生和吞噬活跃,两组脂肪变性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在病理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一种通过静脉内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供给营养的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的衰退,引起各项生理机能紊乱,甚至引起肝脏瘀胆[1],但目前关于肠外营养导致肝脏瘀胆的具体病理机制尚有待阐明。腹腔内感染是引起肝脏瘀胆的常见原因之一[2],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的区别,探讨肠外营养导致肝脏瘀胆的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选取20只健康的野生型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体重200g~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腹腔内感染组,随后分别进行造模。

1.2实验方法

腹腔感染组造模:麻醉后行开腹术,用4号四线在盲肠1/4处进行结扎,使腹腔内形成囊肿,并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滞留管,术后只进行正常喂食;肠外营养组造模:麻醉后行开腹术,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滞留管,术后给予肠外营养,静脉输注营养液。造模后十天对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造模手术时和动物处死前分别每只大鼠抽取静脉血2ml,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和脂蛋白-X。动物处死后剖腹取肝脏组织两块,一份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并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另一份样品使用2.5%戊二醛溶液固定,1%盐酸固定2小时后,逐级使用酒精、丙酮脱水,使用树脂包埋、厚切片,碱性复红染色后在光镜下定位,找到合适视野后使用LKBIII型超薄切片机切400~600埃厚度的薄片,使用JEM-1200EX电镜观察。

1.2观察指标

血清中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脂蛋白-X(Lp-X)含量,光镜下病理特征包括肝细胞变性、脂肪变性、肝窦扩张和Kupffer细胞增生。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AKP、γ-GT和Lp-X含量比较

肠外营养组和腹腔内感染组大鼠在造模后总胆红素、AKP、γ-GT和Lp-X含量均显著增高,且造模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AKP、γ-GT和Lp-X含量比较(x±s)

2.2两组大鼠造模后光镜下病理特征比较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腹腔感染组的病理表现以肝小叶中间带及外侧带肝细胞变性为主,而肠外营养组主要病理表现为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Kupffer细胞异常增生和吞噬活跃(P<0.05),两组脂肪变性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大鼠造模后光镜下病理特征比较

3结论

肠外营养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辅助无法自主获取营养的患者汲取必要营养的方法,长期的肠外营养常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的衰退,引起各项生理机能紊乱,甚至引起肝脏瘀胆,但目前关于肠外营养导致肝脏瘀胆的具体病理机制尚不明确[3]。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接受外来营养支持期间的禁食状态、营养物质摄取不均衡等导致瘀胆的发生[4]。腹腔内感染是引起肝脏瘀胆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的区别,探讨肠外营养导致肝脏瘀胆的机制。

电镜下观察两组实验鼠都表现为毛细胆管扩张,腹腔感染组微绒毛破坏更为明显,全肠外营养组毛细胆管周围致密区明显扩大、胆色素颗粒增多、内质网扩张紊乱。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腹腔感染组的病理表现以肝小叶中间带及外侧带肝细胞变性为主,而肠外营养组主要病理表现为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Kupffer细胞异常增生和吞噬活跃,两组脂肪变性比率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导致的瘀胆与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在病理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崔勇.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2:108-110.

[2]李原,任建安.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2):238-240.

[3]冯婧,姜嵋.92例脑卒中患者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7,29(10):97-99.

[4]窦春鹏.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