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23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23例临床分析

繆晓江王风

繆晓江王风

新疆伊犁新华医院口腔科835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效果,对其修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123例,均采用带蒂肌(皮)瓣修复法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织缺损情况、治疗情况等进行仔细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同期修复,围手术期安全性高达99.2%(122/123),1例术后第3d死亡。移植成功率高达93.4%(114/122),并发症发生率为19.7%。结论: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肌(皮)瓣修复进行临床治疗,严格根据缺损位置的组织量、全身状况以及缺损范围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带蒂组织瓣,可以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带蒂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多,且很容易对患者的面容带来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缺损修复方法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不断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手术适应症[1],并改善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效果,本文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123例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123例,均符合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73例,女50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为(53.26±10.52)岁。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83例为舌癌患者,10例为下颌牙龈癌患者,5例为颊癌患者,11例为口咽癌患者,4例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10例为口底癌患者。

1.2方法

83例舌癌患者中,其中70例采用患侧半舌切除术辅助颈淋巴清扫治疗,采用胸锁乳突肌皮瓣有30例,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有30例,其余10例实施联合根治术,均采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10例为下颌牙龈癌患者,均采用颌颈根治术并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5例为颊癌患者,3例用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2例用额瓣修复;11例为口咽癌患者,修复组织瓣为胸大肌皮瓣;4例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修复组织瓣为胸大肌皮瓣;10例为口底癌患者,组织瓣选择中,1例为颏下肌皮瓣,3例为胸大肌皮瓣。

2.结果

2.1治疗情况

大部分患者为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同期修复,围手术期安全性高达99.2%(122/123),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第3d死亡,死因为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组织瓣类型最多为胸大肌皮瓣、颈阔肌皮瓣,移植成功率高达93.4%(114/122),其中10例患者在术后有组织瓣血管危象,包括4例胸大肌皮瓣患者,2例颈阔肌皮瓣患者,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患者,通过及时救治,2例胸大肌皮瓣患者的危象彻底缓解,剩余2例出现组织坏死,经修剪后再次长出肉芽组织,有上皮覆盖。2例颈阔肌皮瓣患者、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症状。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5例出现感染,4例存在血肿,7例有积液,8例有涎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7%(24/122)。

3.讨论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当疾病发展至晚期或者复发时,一般会累及多个解剖区域[3],临床治疗需采取根治性切除术,容易对面部组织带来损失,造成大块缺损,并对面容造成破坏,甚至出现功能性损伤。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会考虑术后缺损情况,因此对手术切除范围有所保留,从而造成了术后复发的情况。因此,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要尽量恢复患者术后生理功能,充分解决术后组织缺损的问题[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重建外科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应用其他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利于患者面部及功能的改善。可供临床选择的组织瓣比较多,如带蒂肌(皮)瓣、游离肌(皮)瓣等,其中带蒂肌(皮)瓣组织量比较多,没有吻合血管,因此容易进行操作[5]。由于不同组织瓣有不同的适应症,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瓣。此次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胸大肌皮瓣、颈阔肌皮瓣以及胸锁乳突肌皮瓣,其中颈阔肌皮瓣比较柔软,类似于口腔粘膜,因此可以应用于口腔修复;胸锁乳突肌皮瓣对于半舌进行修复时效果更加显著,但不适合应用于颈部有转移灶或者存在瘢痕的患者。进行修补手术时,需要严格操作,根据肌皮瓣的位置、形状等进行细致操作,防止对血管网带来损伤;胸大肌皮瓣作为轴型瓣,血供十分丰富,可以提供很多皮肤或者肌肉组织,且具有很高成活率,能够对头颈位置的多处损伤进行修复,且修复范围十分广泛,但部分患者在胸大肌被切除后,对上肢正常功能带来了一定影响。此次研究中,4例胸大肌皮瓣患者出现血管危象,其中2例主要是因为血管蒂部的张力比较大引起的,通过松解蒂部使危象完全缓解。

综上所述,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肌(皮)瓣修复进行临床治疗,严格根据缺损位置的组织量、全身状况以及缺损范围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带蒂组织瓣,可以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元霞,侯颖.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8(01):215-216.

[2]羊书勇,郑维银,李浩,李焰,李晨军.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06例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4(06):474-475.

[3]陈丹,杨凯,陈睿,张福军,赵丹,张劲松,李雅.两种游离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7(12):562-563.

[4]封卫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的缺损修复[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7(14):326-327.

[5]金艳红.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6(17):68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