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华肖建兵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PFNA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部骨折需行PFNA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2.5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4±2.0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39(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较常规护理而言,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PFNA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220-02
股骨粗隆骨折是指髋关节囊外股骨粗隆区域的骨折。包括粗隆间骨折、反转子间骨折和粗隆下骨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女性居多[1],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不断出现,其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同,该术式对PFN(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改进品,较好的克服了PFN、Gamma钉的缺点,设计合理,其配有精确的定位装置,使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术后输血少,功能恢复快,卧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2]。本研究主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经,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现将其具体报告于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在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部骨折骨折需行PFNA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4.96±9.78岁。均为单肢骨折,左侧骨折37例,右侧骨折47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摔倒伤31例,车祸伤20例,重物砸伤15例;参照Tronzo—Evans分类法[3]:I型19例,II型26例,III型17例,VI型13例,V型9例。采用随机、双盲将其分为对照组继及干预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情况行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手术治疗后安返病房,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施行我院推崇的优质护理,其具体如下。
1.2.1优质护理
(1)术前护理
对所有患者进行集体宣教,告知其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优点,例举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学在该方面的成就,成功案例等,旨在对其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进行积极疏导;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各脏器功能状况,全身营养状态,是否符合该术式适应症,尽量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
(2)术后评估: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并进行多方面的手术后评估,了解其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切口大小、是否置管引流,术后生命体征波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危险指数等。
(2)术后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去枕平卧六小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传统手术对患者创伤大,病人骨质疏松,术后翻身不当等原因易发生关节脱位。PFNA切口小,出血量少,其固定牢靠,术后对翻身要求限制少,术后第一天患者可坐起,翻身时两腿间放置软枕。
(3)术后疼痛护理:传统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容易出现因疼痛引起的躁动及病情变化,可采用10级疼痛评价法,对患者术后主观疼痛感受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疼痛缓解训练,包括有节奏的呼吸、默默数数、听音乐等,PFNA所有操作均在外侧完成,无需暴露骨折端,不剥离骨膜,血运影响小,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增强患者的舒适感。
(4)伤口护理:针对每一例手术患者,了解其个体特异性及手术方式差异,明确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后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热、切口处针刺样疼痛等异常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监测体温变化,尽量减小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
(5)并发症防治:该类患者大多属于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且受伤后长期卧床,护理工作应强调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防止压疮;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活动,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外还应警惕坠积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6)健康教育:骨折的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基础,而功能训练是骨折复位后期恢复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骨折后康复训练重要性的宣教,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院外康复指导,制定个体化院外康复计划,并对其进行全程随访,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7)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对于该类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应着重强调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痉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关节粘连发生率等。术后当日因麻醉未完全复苏,伤口渗血,可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足趾及踝关节伸屈运动等;术后第2日则可令其在家属搀扶下在病床边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但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可做下地不负重站立及患肢钟摆样运动;术后1周,伤口疼痛基本消失,可嘱患者加大运动幅度,学习助行器或拐杖的使用,加强营养;术后3—6周,骨折初步愈合,可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康复运动,包括外展、外旋,后伸,前屈,内收,内旋训练。同时应进行肌力训练,主要包括大腿肌群训练(术后3—6周)、抗自身重力主动活动关节训练(术后10—12周)、邻近关节主动活动训练(术后13周以后)。
1.3观察及评价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术后随访1年,采用Dienst[4]等功能评估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个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2.5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4±2.0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13,P=0.0000);而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39(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47,P=0.0007);功能恢复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1818,P=0.0014),见表1
3.讨论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质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虽然骨科学的发展对于该类骨折的治疗已有较高的水平,但仍然应该选择适合患者伤病情的治疗手段及个体化优质护理。
在该类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中,PFNA的优势在近年来得以极大的凸显,其主钉近端直径小,无须大力扩髓,在形状和结构方面贴近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置入简便,大大简化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时间,进而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巨大伤害。PFNA以独枚螺旋刀替代了两枚螺钉,加之细小的主钉,既减少了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又减轻了器械对骨质的损伤和对骨髓腔的压力,较适合合并有骨质疏松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老年患者;此外,PFNA螺旋形刀片的特殊设计使插入过程中填压股骨头及颈部,增大了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了与近端骨块的稳定,极大的降低了关节破坏、术后疼痛等症状的发生率[5]。本研究对84例股骨粗隆部骨折PFNA术后患者施行了我院长期总结的优质护理,其效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较常规护理而言,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
参考文献
[1]吴莉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5):375-376.
[2]谭凤珍,李淑桂.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2):1518-1520.
[3]何敏,王凌志.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70-71.
[4]杨光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326-327.
[5]陈雪洁,熊福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0):3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