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3

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构建

赵胜堂薛彦艳倪金秀

赵胜堂薛彦艳倪金秀

(石家庄康灵中医耳鼻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30)

【摘要】中医体质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总结整理前人健康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医四诊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运用于健康状态测量。对健康状态从多维角度进行度量化测量、采集,存储各种健康信息并进行综合辨证分析[1],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运用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的方法指导人们如何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正确饮食、科学健身、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提高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利用中医学的优势把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的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国人的健康。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智能化管理;医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057-02

IntelligentbuildingOfhealthmanagementsyste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aoShengtang,XueYanyan,NiJinxiu.

ShijiazhuangKangLingent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beiShijiazhuang05030,China

【Abstract】ConstitutionofTCMisthepurposeofhealthmanagementonthebasisofsummarizingthepredecessors'healthmanagementstudies,combinesTCMfourdiagnosistechnolog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edtohealthmeasurement.Onhealthfromtheperspectiveofmultidimensionaldegreeofquantitativemeasurement,collection,storageandavarietyofhealthinformationcomprehensivedialecticalanalysis[1],letpeoplefullyunderstandtheirownhealth.Atthesametime,the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renotill"and"curing"approachtoguidepeoplehowtofoundearlyhealth,eatingright,sciencefitness,protectthebodyfromdisease,maketheirownphysicalandmentalhealthy,improvetheabilitytoadapttothenaturalandsocialenvironment.Usingtheadvanta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mpartingscientificwayoflifetohealthydemanders,changethehealthmanagement,healthmaintenanceofpassivetoactivemoreeffectivelyprotectandpromotethehealthofthepeople.

【Keywords】ConstitutionofTCMidentification;Intelligentmanagement;Medicalintervention

1.引言

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新产业在中国的出现,受到众多行业领域的密切关注,且有着快速发展趋势[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纲要等一系列目标要求及政策法规。

中医智能化健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多维健康和云计算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1],应用中医诊查技术与西医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从机体、社会、自然环境、心理情志等多维角度,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体质与器官组织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检测、分析、评估,根据个体不同健康状态提供相应的养生、调治、健康维护和教育方案[1]。

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1.1中医体质偏颇人群

1.2亚健康人群

1.3病前状态人群

1.4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

1.5其他需要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

2.中医健康管理的特色与现状

中医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总结整理前人健康管理研究的经验,将中医四诊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运用于健康状态测量。利用中医学的优势把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的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的保护或促进国人的健康[2]。

中医不同于现代医学着眼于某个特定疾病,中医中药的治疗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天然具有“多靶点”“多功能”“双向调节”的特点,在非特异性的预防医学中可望发挥重大作用。根据辨证结果采用中药、针推、导引、药膳、食疗、足浴等各种手段,调节体质的偏颇,可望成为非特异性的疾病预防,减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一种措施,同时对于健康人群健康状态的维持和巩固也有一定积极指导意义。

目前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虽然开始涌现,但是良莠不齐,大部分是以中医医师的个人标准为主,而且不少中医健康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正规的中医体质评估和现代化中医诊断设备来统一辨证标准,对于整体人群的评估评定参差不齐。如果能通过现代化数字中医诊断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辨识和慢病辨证,科学指导养生及中医特色技术健康干预,既遵循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同时又具备操作流程清晰、数据易于整合管理、中医特色突出、干预科学有效的价值优势,可全面满足和支撑各类型健康管理机构的需要。

3.中医智能化健康管理系统架构[3]

3.1建立个体中医健康档案,通过终端云管理系统设计完成

3.1.1基本用户信息录入

3.1.2健康管理会员制的建立

3.1.3健康消费

3.1.4健康资料的录入查询等模块,存储并上传至各健康管理机构专属的云端服务器

3.2现代医学技术采集基础数据,量化中医指标验证管理

包括:额部温度测试、腹式呼吸测试、腕部脉搏测试、前臂血压测试、传感血氧测试、甲襞微循环测试、中医面诊辨识、中医舌诊辨识、中医脉诊辨识、体型辨识、视力测试、耳功能筛查、鼻功能检测、嗓音功能评估

3.3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形成问诊智能化模块

3.3.1实行人机对话体质辨识问卷信息采集[5],存储并上传至各健康管理机构专属的云端服务器

3.3.2云计算智能辨识结果,经络系统健康检测[1][4]

云端服务器接受到终端传输来的体质辨识问卷及各项中医相关数据,四诊合参,自动辨识出检测用户的中医体质类型,包括是否平和质或偏颇质、偏颇倾向,同时以具体数据来呈现辨识结果。应用中医经络检测仪,一次性检测八大报表,自动分析软件依据中医经络穴位理论,通过检测人体的全身穴位,反应人体经络虚实疏通,进而反映全身的亚健康状况,所测试报表显示计算机里的经络分析软件里,按照软件界面提示点击穴位即可操作,可将档案和检测资料合并到一个计算机上,检测报告可带背景打印,输出彩色分析报告,指导中医经络健康调理。

3.4个体健康状态综合辨识,分类量化评估和分析

云端服务器接受到终端传输来的各项检测(包括辅助诊断)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该检测用户的脏腑健康状态报告,包括舌/脉的单诊分析、舌象健康状态图、脉象亚健康分析、综合体质辨识,脏腑经络辨证分析以及健康状态的各种量化评估和分析等等。

3.5中医养生方案库,针对每个用户健康辨识结果提取应用

针对每个用户健康辨识结果云端服务器自动从海量数据库养生方案方阵中提取出相应的养生方案,这个方案主要针对体质的偏颇状进行调节,如痰湿质、气虚质等,以茶饮、汤包、药浴和导引等简易有效方法为主,并根据四季的变换提供适合当季的调养方式,用户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或应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3.6医学干预方案库,根据健康状态辨识报告给出干预方案

中医健康云端服务器在根据健康状态辨识报告给出养生方案报告的同时,还会从海量数据库干预方案方阵中提取出一份相应的干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亚健康症状,以经络调理为主,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敷贴等无创伤的方法。

3.7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包,选取适合用户“套餐”

个体化养生方案和干预方案分别以体质调养管理包和慢病经络调理管理包的形式出现,健康管理师可从自动生成服务包中选取适合用户的方案,并可根据用户健康状态自行拟定其他中医方案。

3.8健康信息数据管理功能,提供个人健康评估查询和提醒业务

中医健康管理系统还拥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可提供个体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个人历次健康状态对比分析,养生干预效果量化评估。另外对于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的工作量统计和重点人群的统计也非常方便。此外还拥有智能手机个人健康信息查询,以及企业健康咨询推送等等。

4.结语

中医智能化健康管理系统是整体观与局部观相结合,整体化寓于个性化之中的特点,以上分析表明,中医智能化健康管理是可以实现的[6],但尚有不足之处,我们在设计体质健康模板课题研究中发现,部分个体通过问诊智能化系统分析评估后,出现多项体制分类结果,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研究和改进。中医要得到科学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规范化、标准化,挖掘历史成就,特别是海量长期跟踪、保留和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基于科学量化管理的规范化描述的诊疗过程,不断丰富中医健康管理成果,真正形成科学的中医健康管理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霄,杨志敏.中医健康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8):191-193.

[2]胡广芹,陆小左等.基于云计算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J].天津中医药,2011,28(6):475-477.

[3]朱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8.

[4]赵艳,王克俭等.一个智能化的中医专家诊断系统,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22,专刊.

[5]何建成,王文武,丁红娟.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的开发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9):2370.

[6]余江维,马利庄,杨华元.中医智能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