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探讨

胡荣华

胡荣华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中医科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80例进行对照观察,常规组4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0例行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而言,为慢性咽炎患者应用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中药清咽甘露汤;慢性咽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63-02

慢性咽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发生于淋巴组织、黏膜下、咽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喉痹”范围。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咽炎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存在较高的复发率[1]。对此,本文特此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了中药治疗。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治的观察对象为80例慢性咽炎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包括常规组、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20例,女性观察对象20例,年龄23~66岁,平均(41.4±6.6)岁;病程1~5年,平均(2.1±0.9)年。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22例,女性观察对象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1.7±6.5)岁;病程1~4年,平均(2.0±0.5)年。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即间断性口服抗生素,或含漱治疗、局部封闭疗法。研究组患者行中药清咽甘露汤加减治疗,方组为:15g熟地、生地、黄岑、天冬、当归、玄参,12g麦冬、赤芍,10g枇杷叶、石斛,6g甘草。用清水煎煮成汤药进行口服治疗,每日3次,一个疗程为期1个月,总共治疗2个疗程。加减治疗:干咳、咽喉痒、苔少且舌质泛红,痰中带血,则加15g百合;盗汗、潮热、舌质光而绛者加20g地骨皮、15g生地、10g五味子;排便不畅,加15g全瓜蒌。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等级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体疗效=(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其中(1)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咽喉黏膜无水肿、充血现象,未见黏膜分泌物,咽后壁的淋巴滤泡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咽喉黏膜水肿、充血症状减轻,黏膜分泌物较少,咽后壁存在少量肿大淋巴滤泡。(3)无效:临床症状、临床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无任何变化,或呈严重化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x-±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2.50%,常规组总体疗效达到了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属于“喉痹”范围,正气难复为慢性咽炎的病机,阴液大量耗损,虚火旺盛并侵袭至咽喉部,进而引起慢性咽炎;或者是因为屡屡遭受风寒之邪,冷热不均,损伤肺阴,因此而肺燥、阴虚,灼烧咽喉部而引起慢性咽炎;或者是因为饮食不规律,过度食用辛辣食物、膏粱厚味之品,导致胃部积热,久而久之,上灼咽喉部并引起慢性咽炎[2]。慢性咽炎的病因有可能是因为风热,也有可能是因为风寒,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多为肺阴不足证,临床表现为脉细数、少苔、舌质泛红,属于阴虚;咽喉位置作为肺的门户,因为阴虚,故而论治以肾肺为主[3]。所以施以清热、养阴、利咽的中医治疗方法,方组当中的玄参能够解热、养阴、解毒、利咽;辅以熟地和生地帮助患者滋养阴血,麦冬和天冬解热,黄岑解毒,再佐以赤芍和当归帮助患者散结、消肿、化瘀,石斛清热、养阴,枇杷叶止咳,宣肺气;用甘草进行调和,共奏清热、养阴、利咽之功效。

本文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予以中药清咽甘露汤治疗后的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2.50%,显著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常规组总体疗效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药清咽甘露汤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咽炎。

总而言之,针对慢性咽炎患者,建议临床首选中药清咽甘露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宁,王伟,刘瑶,丁亚辉,贾子欣,张国锋,甄志贤.清咽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2):306-308+318.

[2]郑文彬.中药复方利咽制剂治疗56例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83.

[3]许平.中药清咽茶热喷雾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7):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