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疱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新生儿脓疱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李淑梅

李淑梅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新生儿脓疱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新生儿脓疱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家属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出院指导等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上述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0±1.5天)。结论:全面的新生儿脓疱病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脓疱扩散,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脓疱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57-01

新生儿脓疱病是较为常见的新生儿期病症,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皮肤感染疾病[1]。新生儿免疫力低、皮肤薄嫩,若护理不到位会导致严重后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新生儿脓疱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笔者收集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新生儿脓疱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现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新生儿脓疱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12例男,9例女,患儿年龄在3-30天之间。15例红斑伴小脓疮,6例大疱性脓疱疮。临床症状:脓疱疮好发于患者面部、头部、颈部、臀部、腋下等部位,开始为水泡或鲜红色斑疹,后来形成脓性水泡,脓疱壁很容易发生破溃,破溃后显出鲜红湿润基底,结瘢。脓疱病反复性出现,且黄水中的细菌会随时传播到其他部位。

1.2护理1.2.1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裸身放在暖箱中,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并用手套包裹,预防擦伤或抓伤导致的感染蔓延,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加强病灶部位护理,使用0.5%碘伏棉球对早期脓疱疮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无菌针头将脓疱疮刺破,及时去除分泌物及脓痂,并使用碘伏局部消毒。

与此同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聚维酮碘,一天涂抹2-3次。在进行创面护理时,需及时观察有无新疱出现,一旦发现需及时处理。如果患者脓疱波及范围较大,需要使用1:10000高锰酸钾泡浴治疗,一天三次,一次10分钟。泡浴结束后涂上药液,加强患儿保暖。若感染较为严重,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

1.2.2家属心理护理初为人父人母,一般情况下家属不了解脓疱病病情,看到患儿全身脓疱家长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暴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家属护理工作,将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并发症、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家长,在缓解家长焦躁情绪的同时赢得家长配合。耐心解答家长疑问,多使用安慰性语言,告知家长只要配合治疗疾病就会痊愈,且不会留下疤痕。

1.2.3环境护理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及时通风,空气清新。保持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将温度设置在22-24度之间,湿度在55%-60%之间为宜。加强室内空气消毒,使用空气消毒机每天进行三次空气消毒。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病房物品及地面进行擦拭。定期对室内微生物进行检查,以期与标准相吻合。

1.2.4严格消毒,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患儿使用的一切物品(包括奶嘴、衣物)等均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进行高压灭菌。所有诊疗、护理用品按照“一人一用”原则,使用后严格终末消毒。医院环境中广泛分布葡萄球菌,70%以上的护理人员携带该病菌。严格医务人员洗手制度,在接触每位患儿之前必须使用肥皂认真清洗双手,一次操作、一次洗手。每天使用清水擦洗暖箱,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暖箱外缘,一天两字。加强床边隔离,对于更换的暖箱必须加强终末消毒。

1.2.5出院指导普及育儿知识,选择透气性好、棉质衣服,不易将新生儿包裹太紧。重视患儿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清洁,勤更衣、勤洗澡、勤晾晒被褥。指导家长正确洗手方法,接触新生儿之前先洗手。

2结果上述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0±1.5天)。

3讨论新生儿脓疱病发病急、起病快、传染性强,对于免疫力较低的新生儿来说更是严重威胁[2]。必须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工作,加强消毒与床边隔离工作。与此同时,做好家属心理护理,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加强健康知识宣讲,指导家长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适度保暖、正确的喂养方式。通过本文研究证实,上述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0±1.5天),提示全面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全面的新生儿脓疱病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脓疱扩散,临床护理中必须结合疾病发病原因、特点,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尽可能降低感染扩散几率。

参考文献:[1]汤仕荣,袁巧红.浅谈新生儿脓包疮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2):731-732.[2]陈丽.新生儿脓疤疮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