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附985例报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附985例报告分析)

于志宏1黄敬忠2

于志宏1黄敬忠2

(1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CT、MRI室833200;2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影像科841000)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066-02

【摘要】通过回顾性的分析985例急性颅脑损伤的CT表现,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旨在探讨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的规律,以提高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

Diagnosesof985accuteinjuryofskullandbrain

People’sHospitalofWusuCity,XingjiangWusu833000,YuzhihongHuangjingzhong

【Abstract】Toretrospectiveanalysis,induceandsummarize985accuteinjuryofskullandbrain’sCTvision,discusstheregulationoftheaccuteinjuryofskullandbrain’sCTvision,improvethecognizeofaccuteinjuryofskullandbrain.

【Keywords】acuteinjuryofskullandbrainCTdiaguosisof

急性颅脑损伤已成为急诊CT检查的主要病种,据笔者粗略统计占急诊CT检查的50%以上,由于急性颅脑损伤往往全都是急上加急的急诊,而绝大多数都是在下班后或节假日,CT诊断又需要迅速、准确、客观,而CT诊断往往都是低年资的大夫或技术员短时间内来完成,这时的工作量可能造成不能使临床满意、与病人家属产生纠纷、司法、交通部门不信任,甚至惹上医疗官司,本文回顾分析9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CT表现,旨在探讨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的规律,以助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进一步认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乌苏辖区数家医院急诊科、外科来我科做CT检查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资料,经筛选的阳性病例985例,其中男744例,女241例,年龄1-72岁,其中18-25岁382例(38.78%)。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例576例(58.5%),坠落伤201例(20.4%),打击伤99例(10.1%),跌倒伤51例(5.2%),其他58例(5.9%)。

1.2临床主要表现:头痛681例(69.13%),恶心、呕吐188例(19.08%),头昏356例(36.14%),意识障碍212例(21.52%),其他还有一侧或双侧肢体受限、失语、抽搐、大小便失禁、脑积液鼻耳漏等。头面部有严重或明显挫裂伤者711例(72.18%),颅骨开放性骨折11例(1.12%)合并其他部位(如胸部、四肢、腰椎等)损伤者145例(14.72%),有休克史经抢救成功后来检查的65例(6.6%)。首次CT检查时间:有691例(70.2%),在受伤后1h内进行了首次CT检查,最长者为44天;486例进行了1-3次CT复查,最多一次复查过9次,有3例进行增强扫描。

1.3CT扫描方法:采用PICKER-IQxtra型全身CT扫描机。扫描条件:管电压125KV,管电流125MA,时间2-3s,矩阵512*512,窗宽85-100Hu,窗位30-55,常规轴位扫描,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mm,重点部位进行薄层扫描,层厚5mm,层距5mm。根据临床需要部位进行了颅底、面部、颈部的CT扫描。

2CT表现

2.1头皮损伤856例(86.90%),主要有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裂伤,CT表现为头皮局限性、丘状密度增高影;帽状腱膜下血肿多见201例(20.41%),CT表现为头皮新月形弥漫性密度增高影,跨越骨缝;骨膜下血肿见见(8例),CT表现为头皮新月形较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不跨越骨缝;皮下积气55例,CT表现为点状、片状密度极低影;皮下异物32例,CT表现为多发点状密度极高影,手术证实有铁屑、沙子、碎玻璃等等。

2.2颅骨骨折354例(35.94%),都是因暴力使颅骨结构改变。其中开放性骨折11例,凹陷性骨折27例,CT表现为颅盖骨局限性向颅内凹陷、碎裂,有15例骨片内陷超过1cm,最深1例达3cm,粉碎性骨折22例,CT可见颅骨多发骨折并有骨碎片游离;线样骨折(包括颅缝分离)251例,CT表现为颅骨骨皮质线样中断或颅缝明显增宽,且双侧明显不对称,相差均在1.5cm以上。颅骨骨折间接征象气窦积血、颅内积气53例,CT表现为窦腔内有高密度特质影充填并可见气液平面;颅内积气29例,CT表现为颅内多发点状、小片状密度极低影。

2.3脑外血肿、积液和积气(脑膜损伤)273例(27.72%),主要是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等。其中硬膜外血肿109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透镜状、梭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内缘弧度与脑表面弧度相反,不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轻;急性硬膜下血肿77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带状或“3”字型密度增高影;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为迟发性病变,最长病史44天,平扫硬膜下积液1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2例,均为增强后确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9例,CT表现为相应脑池/裂、沟内线状或窄带状高密度影。

2.4脑损伤269例(27.31%),以原发为主多见。其中脑挫裂伤191例,CT表现为脑内片状、斑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区,边缘模糊,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血肿直径小于1cm;脑内血肿97例,CT表现为脑内类圆形、不规则形高密度影,边缘较清,直径在2cm以上,周围有环形低密度影围绕,有一定占位效应,并且12例血肿破入脑室系统,CT表现为脑室内高密度影,有5例“铸型”改变;外伤性脑梗塞、脑萎缩共1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CT表现为大脑为皮层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区或三脑室周围脑内单个和/或多个点状、小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界模糊或CT表现为正常而临床症状都很重。

2.5颅脑损伤中有318例(32.28%)合并其他面部位损伤,主要有:眼眶骨折、眼球损伤、副鼻窦骨折、颧骨骨折等等,还有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46例:肋骨骨折、双肺挫裂伤、双侧胸腔积血、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骨盆骨折、肝脾肾损伤、腹腔积血等等。

3讨论与分析

3.1大量资料表明颅脑损伤占多发性创伤的2/3至3/4[4],目前分类、分级方法法较多[1、2、3、4]。本文985例仅限于急性颅脑损伤;根据部位可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内损伤等等[1、2、3]。

3.2头皮损伤,主要有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2、3],还有头皮裂伤、皮下积气、皮下异物等,本文列举985例颅脑损伤分析表明,头皮损伤856例,发生率很高(86.90%),且以帽状腱膜下血肿(201例,占头皮损伤的23.48%)为主,约48.50%头皮损伤者合并有颅骨和/或颅内损伤。颅骨损伤包括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1、2]。直接征象有骨折线与骨缝分离;间接征象有气窦积液与颅内积气。颅内损伤,包括脑膜损伤与脑损伤[2]。脑膜损伤以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脑损伤主要包括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脑室积血、外伤性脑梗死、弥漫性轴索损伤、迟发性脑损伤等。本文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7外伤后脑颅CT平扫未见明显骨折及脑挫裂伤,建议:必要时复查31%,以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为主。

3.3急性颅脑损伤,CT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表现不典型者应注意鉴别。

3.3.1对于颅骨骨折特别是对不典型线样骨折、颅缝分离和颅底骨折的诊断一定要十分慎重,要认真阅片,结合平片、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3.3.2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硬膜外血肿一般范围小,不跨越颅缝,边缘光滑,呈梭形,双凸形,内缘弧度与脑表面弧度丰反,多合并骨折,一般不合并挫裂伤,占位效应轻,多位于外力作用点的同侧;硬膜下血肿一般范围大,常跨越颅缝,边缘波浪状,呈新月带状,内缘弧度与脑面一致,多合并脑挫裂伤,一般不合并骨折,占位效应较明显,位于外力作用点同侧或对侧。

3.3.3脑内血肿与颅骨内板下帖时应与凸度较大的硬膜外血肿鉴别:前者边缘不甚规整,周边境证常有水肿,与颅骨内板相交成钝角,且以最宽径与颅骨相帖。应与高血压脑出血鉴别,根据病史、外伤史、体征、症状应不难鉴别。这二者一定不能混淆,否则......

3.3.4脑挫裂伤与出血性脑梗死:二者CT影像表现相似,但注意结合临床,也易鉴别。

脑挫裂伤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多立即发生,出血点多且分散,常在外力作用点的附近或对冲部位;出血性脑梗死多无外伤史或外伤后数日出现,按一定的血液供应分布,出血点多在梗死区边缘分布[2、3]。

3.3.5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应根据临床、CT表现做出慎重的诊断,如一时难判断应建议复查或MRI进一步检查。

3.3.6对外伤性脑梗塞、外伤性脑萎缩的诊断应在复查进再做出。本组病例中有16例,均是在24-48小时后复查时诊断的。

总之,急性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一般都不难,便对初学者来说,要十分谨慎,要认真不断总结阅片经难,熟知临床知识,反复与临床交换意见,不断提高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认识,使CT诊断更加符合事实。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3-80.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董出版社,1996,138-152.

[3]吴在德.第五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7-295.

[4]乔义超.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