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毅陈禹成(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推拿科535000)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70-02
【摘要】目的探讨背肌筋膜炎红外热成像特征及推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56例背肌筋膜炎患者,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对其检测,并施以推拿手法治疗,同时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热像图外观,并测定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背部热像图都是高温区作为中心区域温度逐渐下降所形成带状环绕图形。对照组高温区通常为类椭圆形,研究组高温区和压痛点区呈吻合不规则状。对照组高温区很接近脊柱,研究组有一定偏离。两组热像图显示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低温度未出现差异;推拿后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差均出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推拿可以治疗背肌筋膜炎,效果明显。
【关键词】背肌筋膜炎红外热成像推拿
本文选取56例背肌筋膜炎患者,应用红外热成像,分析其特征并应用推拿予以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56例背肌筋膜炎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5-66岁,平均(45.2±3.8)岁。选取健康者56例,定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67岁,平均(45.5±4.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均保持一致性,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不予以手法治疗,只实施红外热成像方法检查。研究组初次实施推拿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推拿治疗后第二天均予以红外热成像方法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所检测热像图,观察研究组患者热像特征。研究组以推拿方法进行治疗。操作时主要对背部肌群实施手法治疗,以足太阳经穴作为主要取穴位,予以滚法、按揉法、一指禅推法等手法进行操作治疗。每次需20min,1次/天,持续10次。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背部热像图均是高温区域为中心,且由温度逐渐下降的带状区域相环绕的构成热像图形。对照组高温区通常是长轴和胸椎纵轴较为接近的类椭圆状区域,研究组高温区和压痛点区域基本保持吻合,呈现不规则状。通过治疗,研究组热像图大部分情况下高温区域范围会减小、温度下降、整体图像和对照组较为类似。对照组呈现的高温区域和脊柱接近,但是研究组与其存在一定偏离。两组显示最长轴中点位置和脊柱正中线粗存在的平均距离是(0.62±0.26)cm、(2.34±0.75)cm。通过研究组热像图发现,32例患者最压痛点和高温区最高点保持重合性,14例存在偏差<2cm,10例>2cm,平均距离(0.71±0.28)cm。治疗前研究组热像图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差和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低温度无明显差异。通过推拿,研究组最高点、平均温度、温差有逐渐降低现象(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热像图温度对比
3讨论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主要是根据人体体表呈现温度改变情况对人体变化进行研究,能够检测到导致体表温度变化的疾病并予以鉴别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观察其疗效等。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仪器被开发并应用于医学治疗当中,本文所应用的红外线热成像能够快速测得温度变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客观性、灵敏性和清晰度,不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和刺激[1]。在对颈肩腰背痛疾病进行治疗时,选取热像图法能够较为直观并清晰观测到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反应情况,热像图通常能够较为灵敏、客观,而且可靠地将情况展现给医患双方。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热像图所检测到的形态变化和温度差别能够初步显示对照组的健康人群和研究组的背肌筋膜炎患者其背部热像图所存在的基本特征差别,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背肌筋膜炎症时能够有所依据。因为最压痛点和所检测到的高温区温度最高点存在吻合性,能够根据热像图温度最高点找到最压痛点,通过定位原发压痛点检测到原发病灶.并根据结果针对性的予以推拿治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在热像图显示中表明,最高温度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可以知道推拿能够较为有效的治疗背肌筋膜炎,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效果,表明推拿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自立,赵敏,高安危.红外热像图对脊柱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丛刊,2004,4(10):27-30.
[2]唐学章,丁海涛,安荣妹,等.背肌筋膜炎红外热成像特征及推拿治疗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10):760-76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