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孔乙己》教学点滴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千呼万唤始出来——《孔乙己》教学点滴谈

王东方

河南方城县赵河镇第三初级中学王东方

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第三初级中学王东方

在2009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大会上,一位评委很中肯地说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导语是不可取的”。但是通过《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孔乙己》这篇文章铺垫的写作手法,却能中肯地体现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特点。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艺术构思可谓匠心独运,研读《孔乙己》,我们便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妙笔生花的精彩的铺垫艺术。

小说共13个自然段,作者用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漫画式叙述,用五分之四的篇幅(①——⑩段)交代了孔乙己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遭遇经历、脾气性格等。穿插与叙述之中的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描写等,都为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出场和把孔乙己悲惨命运推向高潮创设了条件。

小说①——③段介绍了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先交代鲁镇酒店的概况,其中细说酒菜的价格,为下文的“9文”、“4文”、“19个钱”做了小小的铺垫;接着述说“我”的职务,实质上是在勾画着社会风情:掌柜对长衫主顾唯恐侍候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就欺,人心势利冷酷。孔乙己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里,这就很自然的把孔乙己悲剧定格在尔虞我诈的社会氛围之中作好了铺垫。

小说④——⑨段采用了泛叙的手法,集中而凝练的交代了孔乙己曾经无数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这里作者竭力渲染、铺排,鲜明的表现孔乙己及其周围的人,为孔乙己出场作了充分的准备。具体如下:

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屡遭迫害。(“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3.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孔乙己的懒惰与虚荣。(穿着“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

4.通过个性化语言的描写,揭示孔乙己清高迂腐、自欺欺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等。)

5.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孔乙己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众人取笑时;教“我”写字;分茴香豆。)

6、通过渲染哄笑气氛,表现周围人们的麻木与冷漠。(反复“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空气”。)

作者在进行上述充分的交代之后,写出了第一个场面:第十段“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但在姗姗来迟的场面中,仍未见孔乙己的踪迹。它通过掌柜与喝酒人的对话,侧面交待出孔乙己偷到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为孔乙己最后一次更是唯一的一次出场再作铺垫,这对于作者揭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十分必要,增添了孔乙己悲剧色彩。

小说⑾段写道:“中秋过后……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此时,孔乙己粉墨登场了。但这一次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每一次精彩:孔乙己不再是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不再“排出九文大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面对众人的戏谑,孔乙己不再是“睁大眼睛”,“青筋条条绽出”,而变得低声恳求了。在这里作者让残疾之后潦倒不堪身陷绝境的孔乙己用“手”走到了读者面前。小说也因此把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推向了顶峰。

纵观全篇,“铺垫”手法的运用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1、通过铺垫,孔乙己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至死不悟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呼之欲出。

2、铺垫,先声夺人,更增强了作品反封建主题的深刻性。

3、铺垫为塑造孔乙己悲剧形象揭开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凄惨序幕。

4、整个作品因铺垫而显出布局精巧含蓄、节奏回环往复、文势跌宕有致的独特风格。

除《孔乙己》一文外,在叙事作品中,往往通过动作细节和情态细节来展现故事情节,为高潮的到来做铺垫,这种铺垫,可以透视人物隐微心理变化,能层层深入地递进情节内涵。鲁迅先生评价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时说:“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这里的“婉”,就包含着铺垫的意思。如范进中举发疯的典型意义,就是在人物病态的细节铺垫中,细剥开来的。范进读榜前,还在插标卖鸡,以谋米为炊。当邻居找他报喜时,范进固执不信,他苦苦哀告邻居莫以虐为乐。这婉转的心态细节,含蓄地衬托了一颗饱受创伤的灵魂的屈辱和痛苦,以及他在几十年科场蹭蹬中造成的自卑感,细微末节的铺垫披露了人生悲剧的端倪。接着写他读榜时神色骤变,“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当即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从这突然迸出的一系列神态、动作变化中,我们隐约感受到这根脆弱的心弦由震动而崩裂的余音。假如小说舍去人物固执不信,看榜呆痴等病态心理的铺垫描写,范进闻喜中疯的典型情节就显得唐突、离奇,其讽刺意义也显得平直、肤浅。因此,在设置叙事作品的情节中,不但要安排好故事发展的秩序,而且要做好铺垫,使之很好的发挥其艺术作用。

还有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送行》一文,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回答是不能的。因为第一部分写车站送行的尴尬滑稽,是为下文写勒罗的真情送行做铺垫的。还有第二部分第一层具体描写了送行人的尴尬,实际上也是为下文作铺垫,这样层层铺垫,很好的揭示了文章中心。

但铺垫的艺术手法和伏笔并不一样,我们在写作中要把二者区分开来。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伏笔是为了前后照应,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如果说被铺垫与用来铺垫的人或事物之间有主次之分,那么打下伏笔可以说前面的伏笔和最后的结果同样重要。比如说一部侦探小说,前面大部分的笔墨作者都是欲说还休,比如逐渐出现的证据、征兆,这种就是“伏笔”,但不是铺垫,因为作者要突出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最后那个结果。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马上出现。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是: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因此,通过《孔乙己》一文的学习,我们在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时,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