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兰广东省廉江市第五中学524400
【摘要】无论学生在开展哪一项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拥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更加积极、主动,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达到预期中的激趣效果,将学科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84-01
前言:语文是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关乎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力求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导致学生在开展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时而感觉到枯燥、繁琐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受影响。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发挥着诸多方面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集中学生的专注力[1]。初中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其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一些其他新鲜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从始至终的跟随住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学习效果深受影响。而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就可以使这一现状得到适当的改善,大大的集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力,使得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得到增强,保障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的开展下去。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的主导性非常强,致使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长时间处在被动地位,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达到激趣效果之后,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自主,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获取当中,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2]。如何构建起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每一位教师所应分析、思考的问题。而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基本前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就将达到这一目标,将新教改的所提要求得到一一落实。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一)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着较强的情感性、人文性,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3]。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好这一学科特质,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三维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我的老师》一课的过程中,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清晰的写作思路,对老师的三次外貌进行了描写,将学生对于老师的爱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思考、回忆,在自己的印象当中老师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与老师之间发生过怎样感人、趣味性的小故事呢?选取几名学生进行阐述,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这样的模式下,将有利于学生后续的课文分析,使其更好的感知到作者对于教师的爱,达到一举数得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着较强的直观性,可以将一些繁杂、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直观化等,与初中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比较相符。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个激发的作用,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引入到教学中,促使趣味课堂的构建,达到最佳的激趣效果。
例如,在讲解《春》一课的过程中,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诸多的描写方法,将春天的美丽景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将春天的美景直观、生动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文章内容,一边为学生播放春的视频、图片让学生观看,一边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文章朗读等,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感受,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文章的学习中,促使教学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大大的增强课堂的情景性,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
(三)推进小组合作,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是新教改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是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分析、合作探究等,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增强都有着较大的效用。因此,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新教改的导向作用,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有效教学得以真正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如:“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呢?”“文章中选取了哪几处代表性强的景物来彰显济南冬天的特点呢?”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投入到合作探究中去,促使问题的解决,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进一步的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使得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完善课堂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好胜心非常强,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特别是教师的肯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完善,大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趣味性,使激趣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评价中,只要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教师都应秉持着鼓励性的原则,并通过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足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在学习中始终兴趣盎然,激情高涨,更加专注语文学习。
结论: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的提起积极性、主动性,为其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对此方面引起注重,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旺.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6.
[2]严匡苹.部编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14.
[3]李晓成.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