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张赛男

/ 2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张赛男

张赛男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卫生院北京101300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知之甚少,自我管理能力弱。因此,单纯药物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不乐观。作为贴近患者生活的有效护理模式,社区干预模式已被证明在社区慢性病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下文就简要分析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本研究将某医院纳入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来源的时间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随机分组,普通护理组用护理常规,社区护理组用社区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程度;高血压疾病机理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收缩压力、舒张压力、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基础资料比较P值>0.05。

2、方法。普通护理组用护理常规,社区护理组用社区干预模式。第一,社区医疗档案建立。给予患者建立社区医院档案,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第二,实施社区干预。①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结合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情况,实施一对一的高血压知识教育。②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士与老年高血压病患关系,介绍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例,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念,提高治疗的信心。③遵医行为。为了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年高血压病患应提高自我监测,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行为。

3、指标。比较两组满意程度;高血压疾病机理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收缩压力、舒张压力、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二、结果

1、满意程度

社区护理组满意45例,满意程度是100%,普通护理组满意45例,满意程度是76.92%,P<0.05。

2、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力、舒张压力、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社区护理组收缩压力、舒张压力、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

三、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了严重危害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高血压虽然属于慢性疾病,但其高发病率需要引起重视,此病大多出现在老年群体中,给老年人的身体造成较大影响,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负担。

1、高血压前期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血压的增高而上升,包括在此前公认的正常血压范围内。例如有统计表明,收缩压135mmHg者冠心病及脑卒中死亡的风险是收缩压115mmHg者的2倍;另有调查指出,高血压前期患者的死亡率较正常人增高了27%,而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死亡率增高了66%。尽管高血压前期真正导致的绝对事件相对较少,但与高血压前期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花费则不容小觑。据NHANES-I超过20年的随访模型估计,3.4%的住院、6.5%的家庭护理以及9.1%的死亡事件由高血压前期造成。一般认为,高血压前期引发额外风险的机理与高血压相同。众所周知,高血压前期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多和颈动脉和肱动脉内膜中层的增厚。此外,高血压前期还和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炎症标志物的增多也有一定的关联。

2、、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在医院中开展的,还要深入到社区内,通过社区的护理干预指导,让患者能够通过耳濡目染等多种方式,了解到更多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并且社区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加准确了解到患者的日常情况,从而制定更加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让患者更加配合护理工作。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常规护理不能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而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史、心理状况、家庭状况等来制定护理干预计划。

2.1开展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必须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系统详细的摸底排查。

2.2建立高血压患者的个人档案、高血压的专案,社区护士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预约上门回访,每2月1次。通过详细的询问病情、服药情况、生活习惯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和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心理因素,降低危险因素等,作出及时有效的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率,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2.3定期到社区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健康讲座,让患者互动并交流保健经验,同时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开具有个体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处方,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定期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基本的健康体检,同时还要动员家属参与。

2.4为高血压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提供支持,并督促患者认真执行健康教育处方。对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专科医院,以重新调整治疗方案,二周内再次安排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诊疗过程。

四、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实践意义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管理社区人群血压的指导办法,目前得到了医生们的广泛认可,并已经推广到了全国的健康管理目标中。现如今,各类媒体和临床医生都在鼓励实施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因为该指南基于社区医疗实际,着重阐述了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教育,对于高血压前期的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社区医生来说,其主要管理任务是向高血压前期患者提供相关建议,平时可利用现场讲座、健康教育板报、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社交媒体等途径宣传普及高血压前期防控知识,提高社区人群对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识别自身危险因素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自我血压管理习惯,如每6个月至少测量血压1次等。实践高血压前期管理策略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社区医生缺少提供行为矫正咨询服务的时间,相关训练也并不充足。不过,医生采用简短的动机咨询技巧对于患者的行为矫正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刺激。

另一个阻碍在于对个体干预次数较为有限,且实际干预情况较大地受限于患者个人观念。如果训练有素的咨询师能够在积极参与和充分掌握行为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长期与患者保持接触并提供干预,则行为矫正带来的血压改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前,多数商业健康保险尚未将医生的咨询或行为干预服务纳入合同条款中,故现实中的管理仍缺乏动力。指南中提倡了一种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它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组织或患者自发组织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学习健康知识和防治知识,交流经验,提高血压的管理效果。

虽然目前对“高血压前期”这一提法仍存在着争议,但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确有重要指导意义。“高血压前期”的目的是将高血压的防线前移,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提前警示的作用。当前,高血压前期已经十分普遍,并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高血压前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容易进展为临床上的高血压病。在治疗策略上,一般以非药物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为主,部分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加以抗高血压药物的辅助。这些治疗手段都可有效降低血压并预防高血压病,而做好高血压前期的管理离不开患者本人、公共卫生部门、临床医生、医疗产业以及健康保险行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病情、环境等来改善,真正帮助患者控制病情,让患者的血压情况得到控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推广的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谢华.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8(29):410.

[2]张英.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9(20):176-179.

[3]李文曜.我国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27):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