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45例临床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45例临床对照研究

张宇

(山西省大同市荣军医院荣二科山西大同0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对比对照组30%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25-0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意识清晰,智能尚好,但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1]。该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常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仍有小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状态。在流行病学方面,根据全世界卫生组织(WHOW)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为3.8~8.4%,年发病率为0.22%,而在我国发病率为6.55%,且城市患者高于农村患者。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本次研究将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18.54)岁;治疗组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5±17.8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进行常规的脑电图、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的检查。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309)口服,每日2次,起初剂量为1mg,在1周后逐渐将剂量加大至每日2~4mg,第二周内科逐渐加量到每日4~6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治疗组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药物的组成有苍术15g、石菖蒲10g、胆南星12g、支使10g、橘皮15g、法半夏15g、木香10g、郁金10g、茯苓30g、丹参10g、甘草6g以及厚朴15g。准备好药物后,用水进行煎熬,并取汁400ml口服,一天两次,1剂/d。同时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采用五行音乐疗法以及心理疗法进行结合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治疗60d[2]。

1.3观察指标

采用精神症状全面量表(CPRS)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共67道题,每题4分,分值越低精神状况越好。之后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调查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评分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精神状况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评分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

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2例、震颤2例,失眠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4例、震颤5例,失眠3例。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对比对照组30%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也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个体心理的异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该病在临床上的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个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而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有以下几种症状:(1)感知觉障碍,患者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为突出的表现为幻觉,其中包括幻嗅、幻味、幻听以及幻触等;(2)思维障碍,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表现,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3)意志和行为障碍,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等,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且有部分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4)情感障碍;情感淡漠以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怒、焦虑以及抑郁等情感症状也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而且有学者提出[3],该病和多巴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以往的治疗中采用西药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起到阻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受体的作用,但我们在治疗中发现,虽然该方法在短期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尤其是对于罹患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采用大剂量、长期的西药治疗,极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其预后治疗,具有局限性。因此,经过专家研究发现,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前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给予调和阴阳、疏肝解郁的方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使用的方剂中,丹参具有通络活血、清新除烦的作用;石菖蒲、郁金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将诸多药物煎制使用,再加上给予心理疗法和五行音乐疗法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2例、震颤2例,失眠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4例、震颤5例,失眠3例。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对比对照组30%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降低药物的毒性副作用,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治疗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秦胜男.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254-255.

[2]燕贞.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81+86.

[3]王维强.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54例临床对照研究[J].北方药学,2013,10(04):81.

[4]赵天辉.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70例临床对照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