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夏银平

夏银平(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铜陵244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236-01

【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转向护士的过程,是将培养成合格的医务人员的重要阶段,而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即巩固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又训练了护生的基本技巧,培养及锻炼了护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带教质量,要求带教老师不断总结、改善教育方式,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理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服务意识,做好职业防护等,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护生护理带教安全教育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实习护生,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及带教方法是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关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现结合我病区带教实践,将带教方法总结如下:

1加强带教意识,注重带教老师选拔

选择带教老师首先考虑责任心强,医学、护理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来担任带教工作。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思想、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操作规范、语言沟通、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都对护生起着重要影响。在带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考评带教老师,包括带教态度、工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理论讲课、带教质量等。通过双向评测,促使带教即时钻研业务和新技术,以确保教学质量[1]。带教老师还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因此,要增强带教老师的意识,本身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敬业精神,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来教育护生,努力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2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护生实习效果及今后的发展,使护生步入社会的起始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因此我院在护生实习前,均进行岗前培训,以便护生具有更好的职业道德。

3提高护生的服务意识

护理服务对象是人,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我国一场护理改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医疗发展的需要。新的护理观念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体,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因此,护士除了有熟练的业务技术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让护生知道医务人员态度的好坏将给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态度好,工作认真,给病人留下好的印象;态度不好,则给病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会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培养护生关心病人,态度和蔼,讲礼貌,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真诚交往,及时做好整体护理。

4安全教育

4.1医疗安全教育

护生到临床实习,由于环境陌生、心理紧张、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等因素,在临床实习中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为减少护生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差错,注重对其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实习生法律意识,用法律观念规范实习生的行为,使其懂得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3]。通过院内外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分析法律知识培训,让护生明白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的差错,使护生深刻理解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在实施每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让护生实施护理[4],时刻以患者安全为重。

4.2职业防护的教育

针刺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给护士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应让护生知道针刺伤的危害,引起护生对针刺伤危害的重视,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如果不慎被刺伤,首先挤出血,用流水冲洗,碘伏消毒,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复查有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此外,还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语言表达与沟通

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带教老师要教会护生学会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对所患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一起进行新入院的病人评估、入院宣教等,并要求护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每天与自己护理的病人交流和沟通,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锻炼护生的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

总之,在护生实习期间的带教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使她们成为新一代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莉.改进护理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4(3):7.

[2]景凤侠,郭瑞兰.浅谈临床护理带教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9.

[3]王晓湘.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的风险防范[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415-416.

[4]邹秋兰.心血管内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三期带教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8,6(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