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方法

巩红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心脑血管专科病区心内科三病区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5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归纳总结护理安全隐患。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7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性因素有两个: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患者依从性差;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数据组间均存在与统计学意义要求相符的差异,即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患者依从性差,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常见性安全隐患,对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与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管理方法

心血管内科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专科,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病程长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极大风险,护理纠纷发生率非常高。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非替身,患者的医疗护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心血管疾病患者[1]。由于该类患者存在较大的生活负担、心理压力,普遍存在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不仅给临床治疗、预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因此,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管理,至关重要[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5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符合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主要疾病为心脏病、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意义后,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参照组有29例为女性患者,48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44岁-80岁之间,平均为(62.2±4.5)岁;病程介于3年-22年之间,平均为(11.7±5.3)年。观察组有31例为女性患者,46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45岁-82岁之间,平均为(63.1±4.2)岁;病程介于3年-21年之间,平均为(11.4±5.1)年。就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并不明显,即P>0.05,不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值得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解病情、设备使用指导、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

对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管理,详情见讨论。

1.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总结诱发因素。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采取百分制,得分<60分,表示不满意;得分介于61分-80分,表示一般;得分介于81分-90分为满意;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对比差异则由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对比差异则由t检验,P<0.05标志着本次使用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归纳总结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可知,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源于3个方面:院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患者依从性差,详情见表1:

3讨论

本次实验通过归纳总结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可知,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源于3个方面:院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患者依从性差;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组间差异P<0.05,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基本吻合舒峰[3]的研究结果。

本次实验过程中,对患者所行的针对性护理主要涵盖两大方面:其一,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二,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医院就心血管内科,构建一支专业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制定突发抢救制度、病房管理制度、风险上报制度、风险管理计划、意外防护制度以及培训考核计划等安全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素质,本院还就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对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性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意外事件应对策略、潜在隐患识别、用药指导、设备仪器使用以及基础护理等。并在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4]。除此之外,本院还对护理人员的道德素养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帮助其形成“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确保其在服务过程中,可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合理需求。护理人员服务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基础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心理干预。健康知识宣教主要包括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方法、用药方法、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以此确保患者拥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配合性。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通过积极和善的沟通,可以对患者心绪变化进行及时掌握,通过一些安抚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发展[5]。

结语: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患者依从性差,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859-860.

[2]廖静,何东.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05(07):45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