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龚俊辉

龚俊辉

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湘乡411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对症治疗+甲钴胺注射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联用α-硫辛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TCSS评分更低,左/右胫神经、左右腓神经传导速度更快,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建议临床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硫辛酸;疗效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也是患者反复住院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约为60%~90%,致残率也居高不下,若不及时开展治疗,则会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用药方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为观察对象,男40例,女35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4.5±2.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4±1.5)年。入组对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009年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2]。根据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8例、实验组患者37例,两组对象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教、运动锻炼以及降糖治疗等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滴α-硫辛酸,用法如下: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0.6gα硫酸锌,经静脉滴注,每天1次。实验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α-硫酸锌静滴治疗,甲钴胺用量为500μg,每天1次,经静脉推注,α硫酸锌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0d,用药结束后1月随访观察。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采用两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价本次治疗效果,另采用德国SchwarzerTopas型肌电图仪测定两组患者双下肢腓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鉴于肌电图检测有一定损伤,本研究遵从患者个人意愿,入组75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无脱落病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时判定组内或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用药前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T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TCSS评分更低,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讨论

神经营养因子匮乏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以维生素B12为代表的B族维生素代谢障碍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属于普遍现象[4]。作为内源性辅酶B12的一种,甲钴胺在转甲基作用下参与神经细胞内部蛋白质以及核酸等物质的代谢,刺激受伤轴突细胞再生。同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增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加快自由基产生,引起神经细胞变性乃至神经细胞功能障碍问题[5]。硫辛酸属于天然抗氧化剂的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其不仅可改善周围神经血供状况,抑制神经阻滞脂质氧化反应,对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也有预防效果,可加快神经元生长,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改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的TCSS评分更低,左/右胫神经、左右腓神经传导速度更快,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提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用药方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显著缓解氧化应激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建议临床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116-119.

[2]胡仁明,樊东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638-640.

[3]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3-95.

[4]宋春宇,王中京,赵湜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11):1754-1756,1757.

[5]刘丽仙,梁晓美,吴明东等.贝前列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8):1657-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