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观察

张杏歌

张杏歌(许昌市公疗医院4610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05-02

【摘要】目的对低位产钳助产术进行临床观察,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方法按偶数选择医院近两年内施行的126例低位产钳助产术作为观察组及同期132例非低位产钳助产手术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胎儿窘迫和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相对其他助产术更具优势。结论正确使用低位产钳术,有效减少母婴伤害率。

【关键词】低位产钳术剖宫术阴道

我院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近3年医院实施的126例低位产钳术作为观察组,对比同期132例非低位产钳术(以剖宫术为主)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低位产钳术在胎儿窘迫等病例中成功率较高,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医院共实行低位产钳术126例,占同期阴道分娩总数的3%,初产妇为122例,约占总数量的96.7%;经产妇4例,约占3.3%。其中20-30岁产妇为104例,约占总量的82.5%,30-40岁22例,约占17.5%;早产5例,约占总量的4%,足月产为121例,约占96%;在126例低位产钳术中,胎儿宫内窘迫为61例,胎位异常35例,宫缩乏力14例,第二产程延长9例,其他7例。低位产钳术成功率为100%。选择同期132例非低位产钳助产术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以剖宫术为主,观察低位产钳术与其他助产术相比,在胎儿窘迫等病例中具有明显优势。

1.2诊断及纳入标准产钳助产适应证和实施时机的选择,一般有如下几点可选择使用:1、无头盆不称;2、子宫颈口已开全;3、胎膜已破;4、胎儿先露部位的骨质已达坐骨棘3cm以下,胎儿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以下。

1.3治疗方法胎头双顶径与中骨盆坐骨棘的平面关系作为产钳术的临床分位为低位产钳术,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导尿,双合诊检查确定胎头高低,确定胎头衔接,宫口全开,胎膜已破,产道无异常,骨盆无明显狭窄,明确胎先露下降及胎儿方位,根据胎儿耳廓判断胎头位置,监测胎心。确定具备低位产钳助产条件后,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采用左侧斜切开会阴。左手握左叶,钳径与地垂直,凹面向会阴部,经阴道后壁插入,右手引导,逐渐移向盆腔左侧,钳径与地面平等,助手扶住钳柄。同样,右手将右叶产钳置盆腔右侧。扣合产钳,在宫缩时水平向外牵拉,会阴部膨隆时逐渐向上牵拉,胎头着冠后,先取右叶,再取左叶,胎头娩出后按自然分娩完成整个分娩过程。术毕常规留置尿管24-28小时以防产后尿潴留。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126例低位产钳助产术均为一次性成功助产,胎儿损伤与对照钳组胎儿损伤无显著性差异;其对比见表1:

表1观察组胎儿与对照组对胎儿损伤

与对照组比较,P<0.01

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体的影响对比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母体的影响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近几年来,剖宫产手术明显呈上升趋势,产钳助产术使用率下降,一方面由于孕妇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担心生产安全使其选择剖宫产;另外由于产科的高风险性有可能造成医疗纠纷,使医院更愿遵从产妇及家属的意愿。剖宫产术在处理异常分娩等具有较同的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使用率的上升,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并非降低。而目前多数研究表明,剖宫产术会对婴儿生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且对新生儿的神经、精神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剖宫产术由于需准备麻醉等术前准备,相对费时,因而低位产钳术有着剖宫产术不可替代的优点。

一般选择低位产钳术应选择适应的时机与指征。胎儿窘迫和产妇合并内科疾患,需迅速娩出胎儿、缩短第二产程的情况下,低位产钳术成率为为100%。当第二产程发现胎儿窘迫时,只要胎头位置达到助产要求,使用低位产钳术要比剖宫术时间短,可降低母婴损伤。而使用剖宫术在取胎头时会困难,易使子宫切口延裂,缝合困难,甚至操作输尿管。因此,特定情况下采用低位产钳术相对于剖宫术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在确定是否需产钳助产前,要给产妇导尿,行阴道双合诊检查,如宫口全开,胎头位于阴道内,则产钳助产成功率较高;如耻骨联合上方触及胎头,产钳助产难以成功,则改用剖宫产,以免错失抢救母婴的宝贵时间。胎儿方位不明确时,不应盲目使用低位产钳术。

当然,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的损伤程度与胎头位置及助产医师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正确使用低位产钳术,熟练掌握低位产钳助产技巧,降低剖宫产率,是提高低位产钳术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雪菲,董书珍.低位产钳助产术147例临床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9).

[2]庄依亮,李笑天.病理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2).

[3]吴红军,王丽娟.头位产钳助产10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