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中药外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

甘凤坤

甘凤坤(广西玉林市中医院儿科5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8例外感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据发热类型采用中药外洗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温水擦浴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和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中药外洗法与温水擦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均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采用中药外洗后降温作用和症状减轻更加理想,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外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外洗温水擦浴外感发热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92-01

小儿外感发热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科病症,常伴有鼻塞、流涕、咳嗽、气喘、惊阙、昏迷等,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体温过高影响到脑细胞的代谢,并发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药、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等等,高热时则采用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因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次反复使用上述药物,往往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有的可能还会产生“抗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中医药在治疗外邪病症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方面,值得借鉴。本研究采用中药外洗来观察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患儿共268例,按入院或就诊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治疗组134例,男80例,女54例,年龄6月-6岁,平均年龄(1.62±0.44)岁;病程:0.5-7天;对照组134例,男76例,女58例,年龄6月-6岁,平均年龄(1.71±0.46)岁;病程:0.5-7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①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包括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②外感发热伴随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头晕、头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危急重症患者;②皮肤水肿溃烂或有破损者。③患儿或家长不配合治疗者。

1.2操作方法

1.2.1中药外洗处方:风热型用青蒿10g,旱莲草10g,虎杖12g,苦参12g,柴胡4g,薄荷4g,羌活15g,冰片2g(后下);风寒型用上方加用荆芥5g。

1.2.2详细操作步骤:治疗组用中药外洗前测体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oC,然后配制药液置于盆内,待药液温度在38-40oC时,脱去患儿外衣,将其躯体和四肢完全浸泡于药液当中,在进行药浴过程中随时询问患儿有无不适,以便及时调节药液温度或停止洗浴,并注意观察了解患儿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擦洗15-20分钟后,再用温水冲去身体药液,擦干,协助穿衣,回病房休息,监测体温,观察皮肤情况,按自制表格作好记录,表格内容包括:外洗前体温和症状,外洗后半小时、二小时、四小时的体温和症状。对照组采用温水擦浴,按传统方法处置,观察指标同上。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治愈:体温恢复正常;显效:发热症状基本消失,T37℃~37.5℃;有效:发热症状减轻,体温在原来的基础上下波动1℃~2℃,T37℃~38.5℃之间;无效:原有发热症状等均无改善。

2.2治疗效果观察治疗组:治愈96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达91.8%,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97例,显效率为8.2%,总有效率为27.6%,上述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药外洗较温水擦浴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好。

3讨论

我们知道,传统的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法对某些高热患者是有一定疗效的,但对于中低热患者的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因此包括酒精擦浴在内现已很少使用。中医认为,小儿体质柔弱,卫外不固,外感时邪,循经入里,阳气不得宣泄,邪正相博而发热,易引动肝风,致转筋、抽搐等症;热盛而气阴两伤,甚至气阴两脱导致面色苍白,汗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神志不清;故外感发热在小儿极为常见。根据风寒或风热型发热而采用中药外洗降温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当外邪入侵,由表入里,如外邪在表时,病位较浅,未伤正气,此时应用发表药,驱风发表,即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实践也证明,中药外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症状减轻,患儿容易接受,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患儿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均较传统的温水擦浴法效果更好更持久,特别对于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的寒颤症状很快缓解。问题的关键是技术要娴熟,调节水温防止烫伤,及时穿衣防止着凉。此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