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也不断完善。但是,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也不断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也不断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环境保护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1钢筋连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钢筋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材料,应用非常广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很多文件对钢筋的应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只要误差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钢筋的实用性一般不受影响。比如,钢筋焊接数量的单双数、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等,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焊接方法。施工单位在应用钢筋连接技术的时候,要参照最新的规范和标准选择钢筋焊接新技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蓄水压力,构件的承重能力也面临着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上述的所有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正常投入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有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注意,一旦处理不慎就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水花作用,这是吸热反应的一种表现。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温度的掌控,尤其是内外温差,必须要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对内外温差加以控制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最终构件的质量,施工单位要对此加以重视。
1.3全球定位系统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水利水电的工程进行合理的测定,尽可能的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按照全球化的定位技术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生活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实际更新的标准。按照工程测定数据的精确水平,为其急性合理有效的测定分析,逐步改善实际的测距、角度、测水的准确性,逐步完善GPS数据的效率水平,明确实际数据信息的基本特点。通过有效的长时间,不断完善GPS数据的更新速度,定制合理工作发展管理模式,实现最大限度的能力运用,提升整体数据计算的统计标准方法。
1.4数据库技术
按照科学的实际测定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数据处理过程,明确实际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准确的判断实际处理采集的过程,明确实际测绘的标准信息内容。为建设的综合服务保准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存储,利用三维数字方式,逐步减少劳动力,解放双手,为数据更加准确进行管理规范,明确实际数据的应用标准,对相关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建立良好的全数据化虚拟施工场景,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多元素空间内容,达到对施工整体全过程的项目信息分析。按照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辩证的可行化方案分析,明确数字化、信息化的研究标准,简单明确实际复杂程度,确定建筑工程动态过程的分析效果。
1.5超级真空抽水技术
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同时还要为基础降水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效果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排水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工程的施工进度将会受到延误,工期延长,施工单位的经济也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失。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超级真空抽水技术与传统排水技术相比,效率要整整高出两倍,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竣工,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超级真空抽水技术主要是利用真空的作用,从而提高排水效果,经济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容易使施工地区的地基变低,造成周围的环境变差,引起坍塌现象。因为水利水电工作需要大量的水动力,所以水利水电的地基多选在水多的区域,但是那些区域往往地质不够结实,周围容易发生塌陷现象。
其次,水利水电工程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而对于内河的水面下降,容易给内河运输带来不便,造成轮船搁浅,而且大量水电站的建设本身就会阻碍轮船的正常行驶。
再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中有很多影响环境的粉尘和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比如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就携带着影响空气质量的粉尘,一旦开始搅拌,就会促进粉尘的传播;在地基建设时,所采用的爆破技术与方法,更加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3.水利水电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运用
3.1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应该对生态环境给予高度的重视,认识到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水利水电的各个环节中,从最初的规划,到实际的运行,都应该符合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除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公众参加保护工作。
3.2落实生态补偿的机制
主管部门应该以“谁开发,谁补偿”为原则,使补偿机制具有稳定性和法律性。将环境评价作为基础,采取过鱼设施,以及生态补偿,还可以增殖放流,从而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和水生物的关系。比如:河流开放会给水生物带来不良影响,除了建设自然的保护区,以及过鱼设施外,还应进行人工养增殖放流的方式,防治生物资源的衰亡。
3.3施工期间作好保护工作
在施工中,要加强环境的管理力度,对大气、水体,以及噪声等,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并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施工环境。同时,落实与环境的相关监管制度,如果在施工中造成了环境污染,要及时解决,不能留下污染源。如果产生了废气、废渣等,也要及时处理,在完工后,应恢复景观,并做好绿化,尽量减小施工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3.4制定调度运行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重点对生态用水进行考虑,以生活用水为先,也要兼顾到其他的水资源。在满足了城乡生活用水后,将生态效益作为目标,再来开展生态调度。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并结合调度运行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环境监测计划,根据计划,检测环境的要素,为调度的良好运行提供有利的依据。
(5)完善移民的政策。这方面的政策主要是合理评估淹没的土地,以及房屋等,将生态环境的补偿当作股份,使开发方、移民之间成为共同体,参与水电的建设,并享受其产生的利益。安置移民时,可以预支几年的收益,移民代表可以由着股东的身份,参与工程的决策管理。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因此,施工单位在大力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既要关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又要引导其往环保、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宁辉.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2):47-48.
[2]于洪全.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及技术[J].民营科技,2016,(12):170.
[3]简玉明,任丽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3):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