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乘客不安全行为对地铁运行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4

浅谈国内乘客不安全行为对地铁运行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邓卫国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地铁作为中国的一个现代交通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的增加,每日运营的总人数也屡创历史新高。然而,与此同时地铁相关的安全行车压力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地铁突发事件频发,但是由于乘客因素导致的地铁事故往往被社会忽视。而客流逐年递增,随之带来的乘客因素导致的地铁运营事故也会大幅增加,本文结合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事故事件案例,分析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的乘客影响因素,并对因为乘客因素造成的事故事件成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行为的危害成因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乘客行为成因。并针对这两大成因对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其中一个多发的共性风险—“车门解锁”,并主要针对该风险以及导致该行为产生的成因和次生风险因素展开讨论,并从运营管理角度着重对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和事故提出了预防和处置方法,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积极开展主动引导和被动防御,加强应急业务演练和培训应对方案,降低乘客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发生频率,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关键词:乘客不安全行为风险危险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得到了各大城市的重视,但伴随着各大城市地铁线网总里程的增加及线网运输规模效应的行程,地铁系统中每日运营的旅客人数逐渐增加,尤其是北上广等特大城市高峰时期的线网客流强度屡屡创下记录,但与此同时地铁相关的安全行车压力也不断增大,尤其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地铁突发事件频发给城市地铁系统带来了安全和舆论压力。而这其中由于乘客因素导致的地铁事故往往被运营企业忽视。然而近年来乘客因素导致的地铁运营事故也备受媒体关注,本文结合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事故事件案例,分析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的乘客影响因素,并对因为乘客因素造成的事故事件成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行为的危害成因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乘客行为成因。并针对这两大成因对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了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一个共性风险—“车门解锁”。针对共性风险以及导致该行为产生的成因和次生风险因素,本文从运营管理角度着重对提出了应对方案,希望运营企业能够认真制定防范措施,积极开展针对乘客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加强应急业务演练和培训,降低乘客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发生频率,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一、地铁乘客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难点

地铁作为大城市交通大动脉路,每日承担着巨大的乘客运输量。城市轨道交通作用的发挥,依靠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但是随着客流量的增加,由乘客因素导致的诸如车门被意外解锁、乘客蓄意破坏、乘客求助、车上犯罪的事件也与日俱增。然而车站和行车管理部门是该项工作中面临困难和危险最多的部门之一,多数时候面对复杂形势,现有规章并不一定对此类突发事件有完备有效指引,或是此类规章没有受到很好的执行,因此当事员工在遇到因乘客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后并不一定能迅速处置,有时甚至处理失误导致事件扩大,例如某地铁在一次乘客解锁车门事件中,未确认是否有乘客落下轨行区就盲目动车导致人员险些丧命。

(一)常见乘客不安全因素到导致行车异常的处置管理的必要性

地铁作为一个城市交通网络骨干,其针对乘客异常导致的应急突发管理方法关系到城市交通的运作效率和政府的形象。由乘客不安全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必须得到重视和形成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因此应该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乘客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进行研究解决,并定期做到培训抽查普通员工的学习情况是轨道交通企业需要重视的。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其研究价值

本文从行车运作角度对现有乘客安全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总结,针对严重影响行车的类型讨论了处置方法和,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提出了控制措施和预防研究。

二、由乘客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分类简述

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为设备的不稳定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本文仅研究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和运营企业应对方法,而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也有可能是先有设备的不稳定状态先引发的恐慌所致。

在国内地铁列车运行中出现的乘客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八种行为,在本文中并分为严重危机行车安全和影响列车正常准点运营两大类。

其中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类如:恐怖袭击、危险品起火、有毒易燃液体泄露、乘客进入驾驶室威胁司机,该威胁可能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难以承受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如下表所示案例,本为会在成因分析中进行风险讨论中提到。

其中影响列车正常准点运营类如:车门解锁、乘客斗殴、乘客进入轨行区、车门夹物或人为阻挡车门开关。该行为可能引起行车组织的混乱或严重晚点。本文在以下章节列举其中在国内最为常见的几类影响列车准点运营类的不安全行为案例。

(一)乘客解锁车门

2013年9月9日某地铁运行中的车厢内两人打架导致混乱,有人解锁车门致一女乘客被挤落轨道,险丧命,地铁公司因此受到媒体广泛批评和质疑。的原因是因为乘客因为恐慌解锁车门,导致乘客被动落下轨道,随后车门被群众恢复,而司机在司机室不清楚已经有人掉下隧道,依然正常动车。

2013年1月10日某地铁二号线东晓南站一名乘客大叫“有车要追尾”导致乘客恐慌性解锁车门,该车正在在区间进站,导致该车一部分车厢停在站台,无法正常开启全部车门,该事件通过站务人员在站台进行疏散,导致严重晚点。

该事件被媒体夸大宣传,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二)乘客擅自进入地铁隧道

2014年5月11日,某地铁一号线西横堤站一名醉酒乘客翻越站台安全门跳入轨道。工作人员发现后扣听了该线路列车并及时救起,该事件导致严重晚点。

(三)车门、屏蔽门夹物或人为阻挡运行列车车门关闭

2012年12月31日某地铁一名司机在东晓南下行进站前500米处发现8C121车1/3号车门被解锁,列车产生紧急制动,司机到达现场发现有乘客(有军人证)解锁车门,并站在该门与隧道电缆支架之间,司机请乘客让开恢复解锁车门并将其切除时,遭受乘客野蛮阻拦,司机尝试用手持台与手机报行调请求支援,乘客又拉扯司机衣服并殴打司机(司机手持电台被乘客打坏,手机被乘客抢夺,同时,嘴角有流血、),司机又请求车厢乘客协助报警,并返回司机室使用车载台紧急通话与行调联系,其中一位下班员工返回司机室告诉司机已处理完毕,司机立即又赶往解锁车门处确认安全(无人跳下隧道)将解锁车门恢复并切除后才动车,该事件导致该车清客。

2014年3月27日二号线望岗站有乘客人为阻挡多出车门的正常开关,导致司机到现场处理,该事件导致晚点发生。

(四)乘客在列车或车站斗殴

2014年5月11日,某地铁一号线西横堤站一名醉酒乘客翻越站台安全门跳入轨道。工作人员发现后扣听了该线路列车并及时救起,该事件导致严重晚点。

(五)国内现有常见威胁行车及人员安全的乘客行为危害

以上几个案例是国内地铁常见的因乘客危险行为导致的事件,如果此类事件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生较为严重安全事故。

目前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已经出现此类事件,不仅对于列车运行安全、乘客人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还会导致列车出现严重晚点或者停运。

以上除了恐怖袭击、火灾爆炸等严重危险安全以外的事件属于因乘客自身行为导致地铁列车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的类型。发生频率高,各类型事件彼此影响,所带来的风险和晚点相互叠加。

其中乘客衣物夹在车门,导致车门防夹功能启动,需要司机离开驾驶室处理,导致正线延误,若出现因人员衣物的小部分夹在车门空隙,列车动车后乘客因为紧张而解锁车门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启动,司机需要在区间通过车厢走到解锁车门处处理解锁车门,由于车厢人员较多,司机行动不便,若解锁事件发生在列车的后端,将使该线路列车运营出现重大延误。

若车出现恐慌性事件或乘客斗殴又会带来各种更加难以控制的风险,可能的风险包括:大量车门在区间被解锁,列车触发紧急制动不能动车,乘客进入线路,乘客进入临近线路,列车撞人冲突,乘客触电导致接触轨停电。各种风险相互叠加和递增。

三、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行为危害的成因分析

根据第一章案例分析归类,最严重影响列车行车及乘客安全的乘客行为主要是通过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从而导致乘客混乱,或人员直接进入驾驶室改变列车的运行状态,威胁列车的运行安全。

携带危险品的乘客动机分为有意和无意,根据地铁车站安检信息反馈,绝大部分的乘客携带酒精汽油等危险品乘车出于乘车方便,未考虑到危险品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此类型违章乘客发生概率高。

但是国反恐形势的变化,也出现过乘客蓄意将易燃物带入地铁企图制造恐怖事件的情况。目前各大城市公交系统已经多次受到个人恐怖袭击,主要方式为使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在拥挤密闭的车厢内引燃,达到大量制造伤亡的效果。

2011年1月10日某地铁五号线火车站有乘客利用煤气罐蓄意在车厢内纵火。2013年5月29日早上某地铁一号线在公园前站有乘客行李箱内的汽油蓄意泄漏至车厢,制造恐慌。

此外出于各种目的擅自进入司机室的乘客也将给行车安全带来各种隐患,部分精神异常的乘客甚至有挑衅驾驶员的举动。

根据国内外地铁发生的安全事件说明严重威胁安全的行为多和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有关,而且成因分为蓄意制造袭击和无意酿成大祸两类。成因参考下图

(一)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乘客行为成因分析

根据前文分析归类,大部分影响列车正常准点运行的因素最终是通过触动列车解锁设备,间接导致列车ATP触发紧制制动,或车载牵引指令无法发出导致列车不能动车。以某地铁二号线2015上半年统计数据如图3-1-2为例,乘客解锁车门频率较高。

而根据运行现场统计,非紧急情况下导致车门解锁而触发ATP紧急制动的原因通有几种:

1.乘客衣物被夹,区间解锁试图取出。

2.有乘客晕倒,乘客不懂得求助方式,情急之下解锁车门。

3.乘客出于好奇心解锁车门。

4.车上有人打架,或有人造谣列车将发生事故,导致乘客恐慌性解锁。

其中乘客打架往往造成短时间内多个车门被解锁,恐慌影响面大,危害如下图

四、运营组织中乘客不安全行为的风险及对策

在运营组织中由于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均会对其他乘客造成人身伤害或干扰正常的行车组织,然而这两种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及一种不安全行为往往印发风险的连锁释放,那么要研究清楚各个风险的起因、危害程度、影响面,就应该分析安全风险间的彼此联系,本文提出通过控制共性风险达到较好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效果。

(一)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共性风险

根据国外莫斯科地铁、伦敦地铁、首尔地铁恐怖袭击后果看,乘客蓄意的袭击行为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伤亡,因为地铁为封闭空间,易燃物迅速爆燃的杀伤力倍增,列车一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仅疏散困难,救援更困难。地铁企业和政府难以承受巨大的伤亡数字。

而根据多年来国内运营事件分析,任何乘客的一般性危险行为都可能在车厢内都会引起乘客恐慌,而恐慌又会引起车门被“乘客恐慌性骚动”和“车门解锁”,这是两个典型共性风险。

此外乘客危险行为导致的共性风险群体性踩踏受伤和列车解锁又会带来各种对应的次生风险—包括“跳轨摔伤”,“乘客被车辆撞伤”等,若在侧式站台车站会还影响反方向行车,若是跳轨位置处在第三轨受电方式还会造成触电身亡。

而本文提出,不同行为产生的特定风险亦可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共性风险“乘客恐慌性骚动”和“车门解锁”的观点,如下举例论述。

例如常见的车厢火灾事故中,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直接风险是列车发生火灾导致人员烧伤、烟雾窒息。值得重视的是,国内客运能力最大的A型车乘客需要从司机室进行疏散,若火势较大,火灾发生的关键三分钟内乘客根本无法通过车厢内起火处,情急之下只能解锁车门跳下隧道,这将导致共性风险“车门解锁”的释放。

常见的乘客斗殴的直接风险是乘客受伤,间接风险仍是因为乘客恐慌解锁导致的共性风险的释放。2013年9月9日某一号线一名女乘客被挤落轨道,起因是两人打架,导致车厢混乱,有人拉开车门,列车紧急停车,一女乘客被挤落轨道。险被反方向列车撞死。

若乘客擅自翻过安全门或通过屏蔽门车列车之间的空隙灯方式进入隧道,也可导致共性风险的释放。最直接风险是乘客自身被列车撞死撞伤或引起中断正线行车。

此外,常见乘客“抢上抢下”现象导致车门夹物动车的风险又会引发乘客在区间因解锁车门而取出衣物带来的“车门解锁”共性风险。

(二)乘客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行车组织的的被动改变

当发乘客危险行为后,通常在信号保护区段内,原有列车由于设备的触动,车门的解锁而导致紧急制动或在车站不能动车而采用降级行车,原有信号机、道岔、进路的联锁关系将不可靠,列车运行组织中的技术风险增加。

如果列车由于乘客的危险行为发生火灾爆炸等险情,地铁控制中心将发布抢险令,司机在隧道进行乘客疏散。正线中断行车。对于客运服务影响大。

如果乘客由于解锁或擅自进入隧道,将导致正线发布限速令,正线将出现大面积晚点。

(三)乘客危险行为看其危害和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乘客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乘客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后果归并为两大类。

第一类直接导致乘客被火灾爆炸所伤害。第二类都是通过引起群体性恐慌造成乘客解锁车门从而引起行车事故事件。

所以减少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损失从运营管理来看分为被动防御和主动引导和应急处置三大核心任务。本文从被动防御从从安检和巡检两方面进行讨论。

(四)被动防御措施

被动防御是指安检环节,考虑到成本和安全的平衡,大客流站点进站口增加安检频率。重点节日、活动、纪念日在大客流车站配备防暴犬。必要时进行X光机安检。地铁工作人员和地铁公安实施例行巡检制度,配备专业探测设备在站台和车厢进行巡检。

对于国安局的恐怖袭击预警和民族分裂分子的威胁,地铁企业和公安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地铁COCC发布恐怖袭击颜色预警,各级员工按命令进行支援,并在站台配备防暴犬。武警进行持枪巡逻。

(五)主动引导措施

因主动引导主要从地铁文化的宣传进行和乘客广播宣传进行。

地铁文化宣传包括地铁所控制的地铁多媒体进行公益宣传和各类文化活动宣传。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屡禁不止的乘客非紧急情况解锁车门的行为,为防止乘客盲目解锁车门,对于解锁装置的使用说明一定要在装置本身的塑料盖板注明“非紧急情况使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显眼字段。否则仅凭借列车厂家的铭牌提示乘客难以达到提醒和警示。地铁企业可利用利用地铁控制的传媒加大对解锁等不安全行为后果的宣传,引导乘客正确使用地铁应急设备。

其次与各类政府媒体或其他新闻网站合作,以公益广告,公益漫画的形式加大地铁安全宣传。

此外车站定期举办安全活动,进行有奖答题等活动让乘客主动参与活动。这给活动成本低于安检但优势在于主动引导,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严格的应急管理制度

针对乘客不安全行为代理的巨大风险,提高现场应急处置主要目的是提高发生乘客安全事件的时候能够迅速应对,果断处理,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该能力的方式的关键是建立应急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保障乘客安全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而建立的安全管理规范要求。

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要研究建立各类应急预案、规章制度、培训演练机制。其中规章发布后编制部门需要及时组织适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宣传讲解和培训,如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对于提高地铁应急处置能力才能有效提升针对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应对能力。

落实培训主要从司机、站务、调度三大岗位的应急培训开展。培训中客建立优化各种迅速应急反应机制并定期进行演练。其中针对最为危急的列车在区间发生火灾应急的培训和演练要长期进行,定期进行多岗位联合“演习”。对于演练、演习中暴漏的问题敢于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将行车应急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主要做的以下三点:

1.应急演练列入季度、月度计划,将演练作为常态培训。

2.树立变演练为演习的观念,力求做到模拟真实环境,利用加开列开展模拟区间疏散演习。

3.实施奖励机制,对于演习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励员工学习应急预案的主动性。

4.规范统一的应急处置程序

针对乘客不安全行为代理的巨大风险,因此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发生由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可控。落实严格的应急管理制度的便是要规范同意的应急处置程序,以列车在区间运行中出现因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造成火灾司机做出以下处理程序。

接报警信息后,通过PIDS确认火灾情况,迅速向行调报告列车的位置和火灾基本情况,利用人工广播安抚乘客,指引乘客使用车厢座位下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尽量维持运行到车站处理。当列车维持运行到车站后,按照列车在站台火灾处理。列车被迫停在区间后,(接触轨停电后或司机若判断火势或现场情况失控或严重危及乘客安全,应马上向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开广播组织乘客疏散,并报告行调停电)报行调立即打开疏散门组织乘客疏散。疏散开始后,立即施加停放制动、降下受电弓,到火灾点进行初步扑救。判断火灾不可控制后,停止扑救,引导乘客疏散。确认列车上乘客疏散完毕后,报行调,跟随乘客疏散,并沿途确认没有乘客遗留。配合车站值班站长的工作,火灾扑灭后动车前,负责确认车况,并报行调按照行调指示执行。

其次是列车在应对站台发生的纵火火灾时当行调通知在火灾站的后方站扣车时,在站台开门待令,并做好乘客广播。如行调决定在火灾站通过时,司机做好乘客广播并加强了望确认进路。如果接到车站发生火灾的通知后,行调决定在火灾站停车时,司机做好乘客广播,通知车上乘客在该站不下车,如果当列车停在火灾站时,立即关门动车开往下一站。

再次是发现可燃液体在车厢内泄露,司机首先了解可燃气体/液体泄漏情况,迅速向行调、就近车站报告,若列车驾驶室有登乘人员的,司机应立即通知登乘人员到现场确认。与此同时,保持列车运行至前方车站,并广播安抚乘客。待列车到站后开启车门,引导乘客疏散。若列车在隧道内由于其他乘客恐慌导致解锁车门,列车不能前行,则应打开驾驶室疏散门(或隧道疏散平台一侧车门),引导乘客往就近车站方向疏散。

此外是收到车厢的乘客报警按钮关于发现可疑危险品的时,司机应通过乘客对讲装置向现场乘客了解情况,报告行调,维持列车运行到前方车站后,通知车站派人到现场确认。在车站人员确认列车上有可疑物品后,报告行调,协助车站处理。需清客时,播放清客广播,协助车站清客。

五、结论

在运营组织中由于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风险包括严重威胁乘客人身安全和影响正常的行车组织两类,针对日益多发乘客带来的外部风险,要有效防范该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释放程度应该分析乘客不安全行为和最终导致事故事件的因果联系,找到事故事件发生时各种风险的释放顺序。而针对以上根据危害程度分类的风险并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类风险存在联系,及一种不安全行为往往印发风险的连锁释放,危害程度逐步递增并向另一个方向传递。那么要研究清楚各个风险的起因、危害程度、影响面,就应该分析安全风险间的彼此联系,文章通过分析国内一些由乘客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事件,对部分事故类型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控制由乘客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共性风险达到较好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效果。

本文从预防事故的发生的角度提出了主动引导措施会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而针对恶性事故的危险程度提出了被动防御措施。从应对乘客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故事、事件,提高工作人员处置能力的角度提出了通过建立严格的应急管理制度,规范统一的应急处理程序。

此外本文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认真落实相关业务的培训和仿真演练也是提高处置能力的重要方式,并根据现有成熟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应对火灾等严重事故的程序说明了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