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总苷类提取物研究进展

/ 2

山茱萸总苷类提取物研究进展

赵吉诺1赵吉思2

赵吉诺1赵吉思2(1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150086)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山茱萸含挥发油、脂肪油、熊果酸等脂溶性成分,以及有机酸、环烯醚萜苷类(马钱苷(马钱素)、奠诺苷、山茱萸苷(马鞭草苷)、山茱萸新苷等)、鞣质、氨基酸、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山茱萸提取物总苷类成分的药动学、药理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1药动学研究

莫诺苷和马钱苷是山茱萸总苷中含量最高的两种环烯醚萜苷,约占总苷的85%。[1]张兰桐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茱萸单体成分马钱苷和莫诺苷的血药浓度,研究小鼠静注和灌胃给药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小鼠静脉注射山茱萸注射液后,马钱苷和莫诺苷的药动学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小鼠灌胃给药表明,山茱萸提取液胃肠道吸收不规则,血药浓度较低,药动学曲线经拟合且出现3个吸收峰。血药浓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两种组分的极性均较大,胃肠道内不易被吸收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故认为均不符合房室模型。[2]但此结论与传统水煎山茱萸药材所公认的疗效矛盾。汤继辉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山茱萸大鼠灌胃给药后马钱苷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表明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3]谢跃生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血浆中马钱苷浓度并研究马钱苷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关系数等指标表明马钱苷在小鼠体内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4]李小娜等考察莫诺苷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尿排泄动力学规律。大鼠按20mg/kg灌胃给予莫诺苷水溶液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尿样,用HPLC法分析尿中莫诺苷及其代谢物的经时变化。尿液排泄药动学试验表明,莫诺苷的尿排泄t1/2为1.69h,24h内莫诺苷及其代谢物经尿排泄完全,莫诺苷的排泄量主要集中在0-3h,约占总排泄量的68.5%,代谢物的排泄量在6~9h达高峰,约占总排泄量的66.5%。莫诺苷经尿液排泄的总量不足给药量的1.4%。由此提示,莫诺苷在体内代谢后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排泄,原形药物与内代谢物两者均不会在体内滞留。[5]谢跃生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血浆中马钱苷浓度,表明小鼠灌胃给药后,马钱苷从胃肠道吸收快,5min即可测到原型药,0.5h左右血药浓度达峰值,说明本品在小鼠体内分布及消除均迅速。[4]但在山茱萸复方制剂(六味地黄汤)中谢跃生等发现马钱苷的消除速度变慢;六味地黄汤中马钱苷小鼠体内过程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计算推得六味地黄汤中马钱苷的吸收速度也变慢;这些结果表明复方对马钱苷的动力学有影响。[6]

2药理学研究

2.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无论体内、体外,高浓度山茱萸马钱子苷使培养淋巴细胞几乎完全失去淋转、白细胞介素生成及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产生的能力;适当浓度则有淋巴细胞促进转化作用,提示马钱子苷对免疫反应有双向调节作用。[7]总苷部分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应除剂量外,还与刺激和反应淋巴细胞来源小鼠种系有关,推测总苷部分影响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8]山茱萸总甙不同剂量均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膜表面CD3、CD4、CD8的表达、中大剂量还可以提高CD4/CD8的比值,说明山茱萸总甙抑制CD8的作用比抑制CD4的作用更明显。不同剂量的山茱萸总甙还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IL-2。抑制IL-2的产生可能是山茱萸总甙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机理之一。[9]由于辅助T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CD4。它们是已知的HIV病毒的目标细胞,在艾滋病发病时会急剧减少。细胞毒T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CD8。因此这与目前国内许多文献均引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医诊所长期的研究证明,山茱萸具有抗艾滋病的功效。”相矛盾。观察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模型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并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以期进一步阐明山茱萸总甙的免疫抑制机制。同样得出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分子,IL-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山茱萸总甙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10]

2.2对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疾病的影响

2.2.1炎症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白细胞粘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渗出。其分子基础在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配体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的粘附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因素对粘附分子表达的调节。

通过研究发现山茱萸总苷的抗炎作用也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山茱萸对炎症组织内前列腺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不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或释放,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的。[11]研究发现其抗炎和免疫抑制可能与其明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TN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表达α4β7整合素,抑制T淋巴细胞IL-2的产生有关。进而推测可能是山茱萸总甙抑制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向炎疗组织迁移而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基础之一。[12]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是接近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关节炎模型,通过研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发现山茱萸总甙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可能与它抑制抗原特异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关。[13]通过山茱萸总苷的抗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发现其能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对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骨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且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骨髓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滑膜的浸润是其抗关节炎作用的机理之一。[14]其他学者同样发现山茱萸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病变和续发性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促炎性因子IL-1、IL-6、TNF-a,同时对抗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其炎性介质作用。[15]

2.2.2传统中药复方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肯定。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血中移行成分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子苷混合部位,能够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并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几乎没有细胞毒性作用,安全剂量高。这一结果说明,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子苷混合部位很可能是六味地黄丸治疗骨代谢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可推测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是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16]因此山茱萸血中移行成分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方面来看山茱萸总苷对治疗骨质疏松有直接作用。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两者均是与年龄增长有关的一种退行性疾患,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但有关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同时两者之间究竟有无联系、何者是因何者是果目前仍存在大量争论。但临床存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或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是无争论的。[17]同时研究表明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宽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患者疾病活动与激素累积剂量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18],因此从山茱萸总苷抗骨性关节炎、免疫抑制作用以替代激素累积剂量两方面来看山茱萸总苷对治疗骨质疏松又有间接作用。

可以推测山茱萸总苷治疗骨质疏松,其作用是多环节、多靶点的,疗效是值得期待的。集中体现了中药学“单味即复方”、中医学“整体治疗”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小娜,吕立勋,周洁.山茱萸总苷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99.

[2]张兰桐,任雷鸣,温进坤.山茱萸注射液中马钱苷与莫诺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6):509-512

[3]汤继辉,胡容峰,怀素丽.山茱萸中马钱苷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7.

[4]谢跃生,张振清,阮金秀.小鼠血浆中马钱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及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02,37(7):548-550.

[5]李小娜,孙志明,郭炜.莫诺苷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尿排泄动力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3):197.

[6]谢跃生,张振清,阮金秀.六味地黄汤中马钱子素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草药,2002,9.

[7]赵武述,张玉琴,李洁等.山茱萸成分的免疫活性研究[J].中草药,1990,21(3):17.

[8]赵武述.山茱萸的免疫药理研究Ⅱ[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1,5(3):139.

[9]李建民,周勇,项静辰.山茱萸总甙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6(23):30.

[10]孟晶,唐仕波,李辰.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5):927.

[11]李雅江,李慧玲,邬剑.山莱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3):265.

[12]李建民,周勇,张丽等.山茱萸总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t4137整合素影响[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21(5):298.

[13]郭丽丽,周勇,王旭丹.山茱萸分离提取物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38.

[14]郭丽丽,周勇,王旭丹等.山茱萸总苷对关节炎大鼠原代滑膜细胞培养上清趋化能力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30.

[15]付桂香.山茱萸总苷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大鼠实验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27(4):316.

[16]孙晖,张宁.六味地黄丸主要血中移行成分对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7):2161.

[17.]伦学刚,谈志龙,白人骁.骨质疏松与骨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7,20(12):876.

[18]何伟珍,李剑松,李博.绝经前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