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研究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研究与设计

陈纲,舒江云

关键词:物流;职业;技能训练;柔性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9-0026-02

作者简介:陈纲(1978-),男,吉林辽源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方向;舒江云(1972-),女,广西南宁市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应用方向。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邮编53000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高职教育专业,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各院校都是结合自己的师资与教学环境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技能训练,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开发思路,技能导入机制不够明确,技能训练体系建设缺乏原则性和科学性,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效果的考评机制和检验机制的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来解决以上问题。

一、科学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应具有的机制要求分析

1、科学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具有贴近实践的特点,即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即:学为所用的教学原则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体现,同时当前各种职业技能所需的新的要求能通过实践过程反馈到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中来,这些新的要求通过转化形成了新的技能训练内容。

2、科学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

科学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能够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指导相应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由当前的岗位职能要求推衍得来,职业技能由课程体系提炼得来,课程体系在岗位职能与职业技能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能够为技能的再提升提供支持。

3、科学的体系能形成与人才的社会需求同步且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当代科技水平的进步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跟这种环境特点相适应,能够从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到人才最终接受企业的考核全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二、科学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成要素

按照科学职业技能体系的机制要求,遵循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即: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以实践检验教学为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从技能的导入、分解、训练、鉴定与认证、实践、检验与再导入等方面设计构成体系的各要素。

1、技能的导入在人才培养中主要依据专业方向的设置,而专业方向的前置条件是企业中对应的岗位职能提出的要求。专业方向是能够反映某一行业中具有专项技能和任职资格要求的系列岗位的集合。

2、技能的分解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对专业方向起到支撑作用,专业方向所涵盖的职业技能能够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技能的知识转化。因此职业技能包含于课程体系之中,课程体系包括了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的外延和内涵。

3、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训练的内容、方式、方法。技能训练是所有要素的核心,通过技能训练能够使相应的岗位职能要求得以实现。

4、技能的鉴定与认证是对技能训练的校内检验,是职业技能训练成果的初步鉴定与认证,也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考核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内容的考核。

5、企业实践是指学生经过在校培养后,到企业一线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的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

6、检验与再导入阶段是指经过企业的考核后,将企业给出的评价结果转换成下一个循环中的导入参数,作为进一步完善整个体系的补充部分,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

三、构成体系的各要素之间“四位一体”的关系

1、职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核心,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岗位职能的导入,以及作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的分解来形成。

2、专业方向依据岗位职能规划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通过“嵌入式”教学方法,即每一个理论点都指向所支持的技能点,将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与职业技能形成无缝衔接,避免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脱节。

3、职业资格认证是将各种职业技能要求所需的要素进行融会贯通的阶段,这些要素还包括了对行业中职业标准的转换,将职业标准融合到技能训练中去。

4、技能的鉴定是针对职业技能按照职业标准进行的考核与认证,企业的实践与考核则构成了职业技能的企业评价,两者共同构成了职业技能训练的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关系图来表示:

图1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

四、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良性循环的实现

1、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良性循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贯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通过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将课程中的理论点与标准中的技能点相对应,做到有的放矢。

(2)科学的职业技能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中得到的企业的评价结合到专业方向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中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的有机结合

2、实现良性循环的过程

(1)职业技能训练应兼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的现实要求两方面。在设置专业方向过程中,应将两种标准贯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标准中,其中以鉴定标准为主,将企业谱遍提出的任职要求形成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补充标准,以此完善体系的适用性。在形成标准的依据中,可以通过统计实习生的企业鉴定,问卷调查法向企业相关部门调查,网上调查法即统计各大招聘网站对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方法来形成补充的标准。

(2)在课程体系分解出职业技能的过程中,采用“嵌入式”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中的理论点与技能点对应起来,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够有机的结合,亦即整合课程内容使理论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同时为了使技能更加符合实践要求,还有围绕核心技能拓展相关的支撑要素,将这些支撑要素结合到技能训练中去。

(3)在技能训练体系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等方式开展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揭示技能点的出处,做到溯根求源,以此加深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在认证体系中要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制定的补充标准对职业技能训练进行初步的考核。

(5)在经过认证体系检验后,学生开始进入企业实践,在实践开展前,先制定实践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应体现技能训练中的内容。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实践指导书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

(6)经过在企业中的一定时期的实践后,由企业方对学生的能力给出企业的评价。对于企业中的岗位职能,针对企业给出的考核评价进行提炼,并将其转化为下一轮训练体系的新的补充标准以及新的课程内容。

通过以上过程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这一体系因其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并能与企业的现实要求相适应,因此是一种柔性的体系。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2职业技能训练的良性循环体系结构图

五、创新点

1、本论文通过引入企业评价与再导入的机制,解决了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并将企业的评价通过形成补充标准的形式贯彻到职业技能训练中去。

2、设计“嵌入式”教学方案,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

3、构建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岗位职能为导向,以“嵌入式”教学方法为实践,以职业资格认证为评价,以企业见习为检验的“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结论

本论文研究的成果可作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参考模式,文中所设计的体系解决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体系中的要素之间通过具体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操作性。由于体系构成了一个循环,能够随岗位职能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柔性化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实践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

[2]陆云帆,蒋方纯.高职教育改革中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建设联动关系构建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