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教育课创新探索

/ 2

幼师美术教育课创新探索

许岩冰

许岩冰(内蒙古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内蒙古包头014017)

一、当前幼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

当前国内幼师美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现行幼师美术教育依然按照其设置之初的办学方针,仅仅把目标定位在幼儿教师的技能方面,忽视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学校仍沿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教材,课程设置僵化,十几年不变,并没有注意到近年来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生源的变化,以及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

2.生源质量难以控制

在幼师教育设置初期,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国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优秀的学生通过幼师教育走上了教师岗位。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深化,幼师生的素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尖子生”几乎变成了初中的“双差生”,这些学生大多存在着学习上的障碍,大多数人文化课基础差。一些幼师学校为了扩大招生,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素质的考察,造成了幼师生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幼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美术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现行幼师美术教育过多地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美术家教学”代替“美术教师教学”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重技能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表现在教师简单地讲解、示范,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机械化,缺乏创造性。这种教育模式不重视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忽视了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常常表现为“会不会画”、“画得像不像”作为幼儿学好美术课的标准,从而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二、创新教育观念的启示

现代艺术设计摇篮包豪斯(Banhaus)的设计教育体系中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强调只有在精神获得极大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潜能与创造力。只有在思维方式、课堂气氛以及教育方法都能够实现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育出思考活泼、创新大胆、质疑勇敢的才华学生。如美国哥伦布美术与设计学院就把“培养心智、敏锐的目光,激发创造性,发挥个人潜能,扩大视野,解决具体问题,认识各种可能性”视为自己办学的宗旨,并在此指引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非常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而我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逐步开始正视我们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把先进的教育方法纳入并提升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创新行为特征的再认识

在这里,我们先就创新能力的行为特征进行探讨:

1.智力

创新能力强的人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智力,而这些人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博学多识。当满载知识的头脑考虑问题时,相应的知识就成为思考的焦点,因而尽可能地多获取知识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要前提。法国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者巴斯德曾经提出:“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确,即使是一个天赋很好的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创造力的积淀,许多灵感和机遇必然因其“不具慧眼”而悄然逝去。

2.独立性

创造力强的人,在其思考和实践活动中会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很少对权威崇拜,不认为先存的一切是永远正确和合理的,因而能不依平庸、不承袭陈规,善于以别人从未有过的方式去寻求某一问题的答案。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需要特别注意培养其独立的精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是“不守规矩”的,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寻,不要轻易封杀。

3.思考的灵活性与流畅性

富于创新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同一事物持有多种设想。创新灵感的出现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心智活动,多而流畅的思考使创造者能把不同事物的原则、概念联系起来,并迅速做出选择。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保持思维的持久和流畅。

4.幽默感

许多创造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早已确认了幽默感对于启发创造性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其一,它能使人的心智情绪处于一种愉快而轻松的状态,把思考问题时的精神压力降到最小限度,从而可以保证思维活动畅通无阻。其二,它常常借助谐音、双关的隐喻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感受,从而触发创造性的联想。例如:有些学生的卡通情结很深,在设计作品中会把自己定位成卡通人物,用夸张、生动的形象和特设的环境感染观众,引起人们的共鸣,收到一定效果。

5.好奇心

富于创造力的人对事物常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知觉力、观察力、联想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它不同于普通人的爱“看热闹”,他们并不把生活中新奇的事物当作满足娱乐的东西来加以享受,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新奇现象背后的内在动因上,或是把它与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思考。对于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来说,好奇心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愿望——一种探索事物内部及不同事物间关系的渴望,是一种升华了的好奇心。

研究富有创造力的行为特征是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也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知己知彼”方能够“百战不殆”,对于你的第一受众都知之甚少、无从关心,何以大谈“因材施教”?教育创新又何去何从?

四、创新教育下幼师美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1.明确幼师培养目标

当前,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人才的竞争、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对幼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现实中一些幼儿师范学校也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幼师教育的现行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幼儿教育师资”上,要反映对人格、文化、创造力和教育实践力的完整性追求,不能仅仅是专业技能的追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术认识的加深,美术教学的内涵不断扩展,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幼师美术课程要超越传统的“纯绘画”或“纯艺术”范畴的教育,向艺术的观念、图像的传达、形式的表现、情感的表达等各个方面发展。在幼师美术教育中,要注意幼师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幼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幼师生美术技能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建立和完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知性教育

文明社会教育历来应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即知识教育和知性教育。前者包括被称为知识的各种经验和技能,后者主要是意识、心力、情感、智慧等方面。知性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梳理和论证概念及范畴,培养心理素质和精神能力,以达到艺术悟性(艺术直觉的判断力)、创造力的提升。与知识教育不同的是,知性教育给予学生尊重自身的感觉和探索欲望,作为教师无法教学生关于明天的甚至是基本的设计原则,但是今天可以通过知性教育给予学生思想能力。大家都在呼唤创新、创造,都有企图打开某个关键阀门的欲望,实际创造性的劳动就是知性能力的表现,艺术设计类的创造、创意能力更是如此。

4.积极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著名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过:“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达到培养目标的新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丰富美术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浦春波浅谈幼师美术课中的创造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