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喜(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如何阅读地质图对高校地质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笔者通过长期的地质学教学研究总结出阅读地质图的三个基本步骤,即对地质图的感性认识、地质图附件及地形内容的分析、地质主体内容的分析。
关键词:地质图;地质类专业
地质图是区域地质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自然资源调查的基本资料之一。它综合反映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地质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1]。因此,何阅读地质图对于地质类专业学生(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地质图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对这种内容繁多的综合图件,阅读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出阅读地质图的三个步骤,即对地质图的感性认识、地质图附件及地形内容的分析、地质主体内容的分析。
一、对地质图的感性认识
首先给学生展示几幅内容较简单的地质图,让学生从总体上对地质图有个基本的感性认识,知道地质图是一种将露出在地表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即地形图)上的图件。同时了解图框外的内容,包括图名、比例尺、图例、地层柱状图和责任表等。对于地质图中的符号一定要重点强调。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快速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也可以了解到地质图的编制年月、编制单位和资料来源;特别是可以了解本区有哪些年代的地层、岩石类型、岩性特点以及地层的接触关系,即对地质图有一总体的感性认识。
二、地形内容的分析
许多地质图是在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在地质图教学中,先对地形进行分析是进行地质图正确判读的基础。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进行倾斜岩层的判读,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的弯曲形状决定于地形坡向、坡度和岩层产状要素之间的关系,若地形坡向判断不对,岩层产状必然判断错误,从中读出错误信息。地形的分析首先从水系特征入手,了解本区河流走向、山脉走向、最高点、最低点、地势特征,总结出地形的总特征.在地形地质图上,根据等高线可以了解地形。在无等高线的地质图上,可根据水系、山峰的分布和标高了解地形。
三、地质主体内容的分析
地质图主体内容是以岩层产状及其与地形关系的判读为基础,结合图例进一步完成图中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及断层构造的判读。根据地形和各时代地层、岩性、构造的关系,了解各时代层的分布规律和产状,主要褶皱和主要断层构造的分布规律(总体方向),岩浆岩体的分布和产状等,从而查明本区总的地质构造轮廓。
根据地层顺序在图中找出最老地层出露区。由这里向外逐渐扩大范围。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岩层产状,逐个分析褶皱和断层类型。如背斜核部的地层较两翼老;断层上升盘的地层较下降盘老;水平岩层区海拔高度低的地层比海拔高度高的地层老。在地质图中不整合线的存在对分析地层的发展史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整合线,并用醒目颜色标出,引导学生分析不整合线的地质意义。根据它的分布特点将地层发展史分为几个阶段。不整合线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是缺失某些时代的地层。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两侧岩层产状基本一致,为平行不整接触。这种情况与整合接触相似,但在接触面上有沉积间断。另一种是两侧地层产状明显不同,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线路将地层分为两套:较老的一套和较新的一套,较新的一地层中最老的地层与较老的一套地层中不同时代的地层相接触。不整合线与较新的一套地层的地质界线基本平行,而与较老的那套地层的地质界线成角度相交。
地质图中展现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这个地区历史演变发展的结果,实质上说是这个地区所经受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通过对它们的逐一分析之后,应该进一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它们是怎样演变发展成现在所见的情况,即综合本区的地质发展概况。
参考文献:
[1]叶俊林,付振家,徐定洋.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王卓理,耿鹏旭.浅谈地质图的教学[J].许昌师专学报,2000,(03):114-115.
[3]莫世江.地质图阅读和分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2):81-83.
[4]朱志澄.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