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临床分析

/ 2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临床分析

李慧玲1尉景兰1吕丽1郑宇威

李慧玲1尉景兰1吕丽1郑宇威2

(1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163453)

(2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关键词】妊娠缺铁性贫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064-02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致使血液稀释。关于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国内外有一定的差别,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我国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标准是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年龄20~42岁,中轻度贫血31例;中度贫血5例;重度贫血6例。

1.2治疗方法

1.2.1补充铁剂血红蛋白在60g/L以上者,可以口服给药,例如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同时服维生素C0.3g以保护铁不被氧化,胃酸缺乏的孕妇可同时服用10%稀盐酸0.5~2ml,使铁稳定在亚铁状态,促进铁的吸收。其它铁剂有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不含游离铁离子,不良反应较少,每次150mg,每日1~2次口服。对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因严重胃肠道反应不能口服铁剂者,可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深部肌内注射。两种制剂分别含铁25mg/ml及50mg/ml,首次给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日50mg,若无副反应,第2日可增至100mg,每日1次肌注。治疗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之后。为预防复发,必须补足贮备铁,至少继续服用铁剂治疗3~6个月。口服铁剂后有效者,3~4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2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如果无网织红细胞反应,血红蛋白不提高,应考虑是否有下列因素:药量不足、吸收不良、继续有铁的丢失且多于补充量、药物含铁量不足或诊断不正确等[1]。

1.2.2输血当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术者,应少量多次输血,警惕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有条件者输浓缩红细胞。

1.2.3预防产时并发症

临产后备血,酌情给维生素K1、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严密监护产程,防止产程过长,阴道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当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或静注宫缩剂(缩宫素10U或麦角新碱0.2mag),或当胎儿娩出后阴道或肛门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以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产后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1.2.4预防

妊娠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等,以增加铁的贮备。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鸡血、豆类等。妊娠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g。在产前检查时,每位孕妇必须检查血常规,尤其在妊娠后期应重复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产妇贫血症状明显减轻,预后良好。

3讨论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属高危范畴。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的异常及孕产妇异常出血,影响母儿的安危。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的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易造成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应高度重视。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以每毫升血液含铁0.5mg计算,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需铁650~750mg[2]。胎儿生长发育需铁250~350mg。故孕期需铁1000mg左右。孕妇每日需铁至少4mg。每日饮食中含铁10~15mg,吸收率仅为10%,即1~1.5mg,妊娠后半期铁的最大吸收率虽达40%,仍不能满足需求。若不给予铁剂补充,容易耗尽体内储存铁造成铁缺乏,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的影响:轻度贫血影响不大,重度贫血(红细胞计数<1.5×1012/L、血红蛋白<60g/L、血细胞比容<0.13)时,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胎盘缺氧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其所致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由于贫血降低产妇抵抗力,易并发产褥感染危及生命[3]。对胎儿的影响:孕妇骨髓和胎儿是铁的主要受体组织,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又是单向运输,不能由胎儿向孕妇方向逆转运。因此,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当孕妇患重症贫血(Hb<60g/L)时,胎盘的氧分和营养物质不足以补充胎儿生长所需,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参考文献

[1]周敏;;妊娠期用药原则[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任帅;滕红;崔艳双;刘理达;齐洪伟;;妊娠期合并贫血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8年05期.

[3]郭晓琴;;170例妊娠合并贫血病例回顾性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