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浅谈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浅谈

徐春友(江苏兴化昌荣初级中学江苏兴化225734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使他们独立地发现和掌握知识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兴趣、提高意识、培养能力等方面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能力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09)2-0109-01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或现成的答案,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新问题和探索新问题,这是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核心。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下面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宽容,建立真诚、宽松、共融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首先,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加强交互式的探讨,在课堂上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多方面交互式的感悟及学生们思维的碰撞,创新的火花就可以从中闪现。教师在这方面要及时引导,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励,从而进一步思考和努力学习,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2提供机会,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而学生尤甚。当这种表现受到夸奖时,越发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增强他们创造的信心,驱使学生向无数次成功迈进,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现代教学观点来看,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要重视探索精神,教师的授课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的习惯。凡是学生能够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在教学中面对疑难问题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代理,而是给予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寻求正确答案的喜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3灵活运用、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的幻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只要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例如:解“实数m取何值时,方程x2+(m-2)x+(5+m)=0的一根大于2且小于3,而另一根大于3”时,受习惯思维束缚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通过求根公式建立不等式从而求解,但难于成功。如果敢于立新求异,方程的左边为二次函数,可借助于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图像求解。这种解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思考方式,对学生来说可称是“创造”。对这样的创造性的思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4要抓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能突破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应抓住四点:一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例如:点D、E、F分别是△ABC三边BC、CA、AB的中点,试说明△ABC∽△DEF。方法比较多,可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得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亦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得出两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恕不一一列举。同学们经过对此题的解答,不仅懂得了解答此题的几种方法,而且学会了根据已知条件探求解题思路,选择最佳解法,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多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还有利于克服同学间的相互抄袭。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解难。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是要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思考力。通过对两个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思维的悟性和灵感。在教学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长期训练,就能形成思维的广泛联系、多方比较、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好地发展迁移能力。四是还需要现代的教育技术,如电教、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原先很难得到的直接体验,可以通过媒体的应用而直观获得,进而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获取并储备大量新信息,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要勇于打破旧的教学常规,逐步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