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火绒草研究进展

乌仁曹布道1格日乐图2

乌仁曹布道1格日乐图2(1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内蒙古通辽市蒙医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单论述了火绒草的性味功能以及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并说明了开发利用火绒草的价值。

【关键词】火绒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火绒草为菊科(Compositae)火绒草属(LeontopodiumR.Br.)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的全草。别名薄雪草(陕西)、老头草、老头艾(东北)、小矛香艾(青海)、火绒蒿(河北)、大头毛香(甘肃)、白艾、棉花团花等。藏药名:扎托巴、巴娃呷波(阿坝藏语)。蒙药名为孟根-阿给、海哥斯梭利。多年性草本,高15~30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茎单一,不分枝,叶互生,无柄,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数朵聚生茎顶,生于高山向阳山坡[1]。

1性味功能

本品味微苦,性寒。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肾利水、消炎利尿之功效。

2化学成分

火绒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迄今从中分离并获得的化合物有挥发油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甾体类等化合物。

3药理作用

3.1火绒草具有利胆、护肝、解热镇痛、消炎、降血压、利尿等作用。

3.2抑菌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了火绒草水煎液、水提醇沉液、醇提物、醇提石油醚部分、醇提乙酸乙酯部分、醇提正丁醇部分、醇提水溶部分等7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C83882、大肠杆菌C83903、大肠杆菌C83914、沙门氏菌C79-20、金黄色葡萄球菌NewbouldS-305、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等6株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火绒草醇提物及其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对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其他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2]。火绒草醇提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对3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提示火绒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3降血糖作用用火绒草水煎剂,可以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可对抗肾上腺素或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

3.4抗急性炎症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以36个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为自变量,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实验初步确定14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组分为火绒草中具有抗急性炎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其中色谱峰有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等。

3.5治疗糖尿病作用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及临床试验,发现用来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患者服用后尿糖明显减少,血糖降低。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示火绒草可能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的β细胞的功能。关于火绒草降血糖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火绒草药性缓和、无毒副作用,资源丰富,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3.6抗氧化火绒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以及清除自由基、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3.7其他Hornick报道了高山火绒草能够促进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传递,抑制AchE活性,具有潜在的抗胆碱缺乏引起的痴呆的功效。Li-Jianxin发现从长叶火绒草(L.longifo-liumLing)根中分离的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性活性,能够对抗人早幼粒白血病。

4临床应用

《晶珠本草》载“火绒草治瘟病时疫,解信石毒”。火绒草是东北民间治疗蛋白尿、血尿等肾脏疾病的常用药,能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消除尿蛋白及血尿火绒草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急慢性肾炎。常桂荣用火绒草乙醇制剂治疗慢性肾炎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为12~69岁。治疗结果清除尿蛋白有效率达87%。肾功能恢复率为53%~58%。血尿恢复正常。经过3年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77.8%。火绒草与多味中药合用可治疗高热性传染病、支气管肺炎、肾炎和胃溃疡等。尹秀玲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发现火绒草水煎剂和酒浸液有明显地降低和稳定血糖的作用。

5讨论

我国火绒草资源丰富,在各地民间临床上广泛应用。是值得开发的品种。目前,火绒草的研究不是很透彻。虽然火绒草的抗炎、降血糖、利尿、抗菌等药理活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没有明确研究出发挥主要药效的成分,药效、药动和药代方面的研究都还很缺乏。因此,应对火绒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和开发,为新药研发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基础,为人类健康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阿布来提?阿布都热西提,买买提吐尔逊.火绒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1):24~25.

[2]黄利权,伍义行.火绒草的抗菌活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