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一例

/ 1

降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一例

宋承伟姚瑶陶维元

宋承伟姚瑶陶维元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宜昌443000)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179-01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spinalanterysyndrome,ASAS,Becksyndrome)是临床少见的急性脊髓缺血性疾病,病因较多,年轻患者与感染有关,老年患者与脊髓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2〕,但降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的ASAS罕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障碍1周”收住我科。1周前因“降主动脉夹层”在我院血管外科住院予“支架植入术”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有烟酒嗜好史。体检:BP135/85mmHg,内科情况无特殊,神经系统检查:神清,颅神经(-),双上肢肌张力肌力均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张力降低,左下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消失,胸4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深感觉正常,括约肌功能障碍。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脑脊液:常规:初压正常,无色、透明,未见细胞数,生化:蛋白轻度升高55mg/dl,糖、氯化物正常。全主动脉CTA(术前):主动脉夹层B型,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距左锁骨下动脉约11cm,壁间血肿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CTA(术后):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肌电图:胸髓传导受阻。上段胸髓MRIT2加权见:胸1-胸4椎体水平脊髓内多发异常信号,脊髓略肿胀,考虑缺血性改变可能。诊断:1、脊髓梗死(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2、降主动脉夹层术后。入院后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康复治疗等,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感觉平面下降到胸6以下。转康复科继续治疗。

讨论

大部分动脉夹层是因为一层或多层血管壁撕脱,血液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或引起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可引起管腔狭窄、血管闭塞、瘤样扩张、血栓形成或出血[3]。动脉夹层绝大多数为自发性,少数有一定诱因,如外伤、颈椎按摩、骑马、跑步、饮酒、呕吐、打喷嚏、咳嗽及快速转颈。有诱因的患者占12%~34%。此类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血管壁发育异常,使得在正常的活动或轻微外伤后发生动脉夹层的风险增高。有证据表明发生动脉夹层与血管壁的先天发育异常有关,自发性夹层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都可发生动脉夹层(肾动脉常见),主动脉弓及颈内动脉可有扩张,表明可能存在血管的病理改变。18%的动脉夹层患者有确切的外伤史。自发性夹层患者可能与多种结缔组织疾病有关,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综合征、马凡综合征、多囊肾及纤维肌营养不良等,这些患者有发生动脉夹层的易感性,但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中只有极少数患者发生动脉夹层。

动脉夹层可能存在感染与炎症机制。前驱呼吸道感染史与自发性动脉夹层可能有关,动脉夹层在秋冬季有一个发病高峰,而这个时期是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当然这种季节性改变也可能因血压变化,或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咳嗽及打喷嚏增多而诱发。自发性动脉夹层与ICAM-1/CD54基因的多态性有关,这也证实感染因素起到一定作用。

在100例发生卒中的颈动脉夹层的患者中有57例检测到颅内栓子,有96例为流域性或穿支动脉闭塞,56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表现为多发病灶,孤立的分水岭梗死只有4例。上述结论表明,颈动脉夹层所致卒中,大多为动脉-动脉栓塞机制。在夹层血肿形成阶段中所引起的脑梗死,栓塞机制占主要地位。随着血肿的增大,管腔的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此时有低灌注因素的参与。[4]

本例患者在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发生ASAS非常少见,夹层伴发脑卒中多见,脊髓卒中少见。病因考虑为栓塞机制或低灌注有关,同时也与夹层部位有关。因此,发现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维持适当的血压,保证脑脊髓的灌注,警惕脊髓或脑动脉闭塞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杨海松,陈德玉,陈宇等.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661-663

[2]TuncelG,OzalpG,CanolerO,etal.Anteriorspinalarterysyndromeafterthoracirsurgery[J].JCollPhysiciansSuryPak,2005,15:819-820

[3]VonBaboM,DeMarchisGM,SarikayaH,etal.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betweenspontaneousdissectionoftheintemalcarotidarteryandthevertebralartery[J].Stroke,2013,44:1537-1542

[4]王贞,叶强,邵蓓.头颈动脉夹层的临床诱发因素和影像学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4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