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新徐小艳王雷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60-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的种类较多。我院自2006~2010年以来对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给予锁定型股骨近端解剖板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0岁~76岁,平均62岁。致伤原因:跌伤19例,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Evans分型,I型6例,II型4例,III型16例,IV型4例[1]。全部为新鲜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6例,Colles骨折2例,肱骨骨折1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3例。
1.2术前准备根据患肢短缩及骨折移位情况,术前选择胫骨结节牵引18例,皮牵引12例。常规术前检查,对内科合并症进行积极处理,尽早手术。术前摄对侧股骨X线了解正常颈干角,选择长度合适的松质骨螺钉。
1.3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G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满意后,患者臀部垫高。取大转子上2cm至转子下股骨近端10cm切口切开,切开阔筋膜,从后缘切开阔筋膜张肌,电刀自后向前切断部分股外侧肌起点,显露骨折端及股骨大转子。将钢板体部及翼连接的颈部对应转子下股骨外侧骨质,根据需要预弯弧度使钢板贴附股骨外侧,用复位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通过钢板自大转子下2cm,及3cm处上瞄准器(因这两处带有螺纹),拧上瞄准器。控制角度为135度左右,透视下经大转子沿头颈方向上两枚导针,见两枚导针分布均匀位置良好,空心钻扩孔后上2枚空心拉力螺钉,钉尾带有螺纹,与解剖板上钉口螺纹形成锁定装置,钢板近端呈椭圆形,上分布多处钉孔,可根据骨折情况上螺钉固定。G臂机透视满意后,股骨干部可根据骨折线长短拧入4-5枚皮质骨螺丝钉。如小粗隆骨折,复位后可在体部第1孔用1枚松质骨螺钉将其固定,放置引流管。
1.4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木组均获6个月-2年随访,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5个月。临床疗效按黄公怡[2]标准评定,优:骨折愈合良好,无髋内翻或外旋畸形,行走无痛,下蹲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功能恢复到骨折前状态,病人及家属尚感满意;良:骨折愈合良好,有轻度髋内翻,患肢短缩2cm,行走无痛,需或无需用手杖支持,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病人与家属尚感满意;差:骨折愈合差,有重度髋内翻或外旋畸形,髋关节疼痛,功能明显受限,不能负重或行走。本组优25例,良5例,差0例。
2典型病例
患者孙某,女,44岁,以车祸致伤,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8天来诊,检查见右下肢已行胫骨结节牵引,右下肢外旋约50°,较健侧肿胀并短缩约2cm;右髋部疼痛,动则痛甚;右大转子处压痛(+),右腹股沟中点处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膝关节因疼痛拒动而活动受限;右踝关节活动度正常;右下肢功能障碍;患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正常。自带X线片示:右股骨转子部粉碎骨折,折端重叠移位约2cm,远折端向内、向后侧移位。颈干角约为100°。结合X线片及临床诊断为:右股骨转子部粉碎骨折。患者入院后对症治疗完善入院检查,1周后手术。麻醉生效后,取仰卧位,右下肢术区常规消毒铺巾。(1)取右大腿中上段外侧切口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经外侧入路,显露股骨上端外侧,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端。(2)见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折端分离。用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然后行骨折复位,满意后。(3)置入两根直径2.5mm导针临时固定折端,透视观导针位置满意后,选一枚四孔股骨转子部解剖钢板,用2枚自锁空心钉固定骨折近端,4枚螺钉固定骨折远端,透视观骨折断端恢复满意。(4)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放置三侧孔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关闭包扎诸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半年复查拍片见: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结实可靠,骨折愈合良好,骨痂生长。
3讨论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的治疗优点有:(1)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2)钢板的形态符合转子外侧部的形态,消除了旋转应力,螺钉的进入方向在钢板内允许有适当的变化,对复杂的粉碎骨折可以达到良好的固定;钢板近端呈椭圆形,上分布有品状3个松质骨螺钉孔,可根据骨折情况上螺钉固定,使各种类型的复杂骨折的复位固定变得简单。(3)该方法固定牢固,钢板放置方便,松质骨螺钉可以根据固定需要灵活调整进钉角度。(4)本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5)骨折固定后可以相对早期行负重功能锻炼,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另外,其体部第1个孔螺钉当有小转子骨折时可通过此钉一并固定,增加了骨折复位的稳定性,能减少髋内翻的发生。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朱通伯.骨科手术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21.
[2]黄公怡,王福权.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