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
说,是人的内在思想、品德、文化、才华的外现,是人的风度美重要的组成因素。鲁仲连义不帝秦,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善于辞令的人举不胜举。季米特洛夫在国际法庭上的抗辩,列宁同志在1918年工人大会上的演讲,五洲四海中,留下多少精彩的说辞。培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的内容。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
可是,目前的语文教学,有的地方因为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升学教育思想仍缠着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中,哪有时间去说。有的教师教育观念依然故我,不是本着三个“面向”的宗旨培育“四有”人才,而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又哪有兴趣去说。还有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非常陈旧,与封闭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难舍难分,学生想说也没有机会。基于以上诸因素,说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不少中学生放眼看不清外边的世界,张口说不明自己的意思。甚至,还有人未语先脸红,“羞”于启口,说话时扭扭捏捏,断断续续,还不如《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更不用说口若悬河的辩论了。这样的学生如何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如何能更好地投入市场经济建设?时代强烈地要求把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说话的基本要求。下面把“说”和“话”分开来谈。说,是说话人的事。要求说的人要态度平稳,不急不躁,详略得当,轻重合宜。要使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口齿清楚,并要适当地辅之以身体语言,如表情,手势等,以加强口语效果。说的话一定要得体,要注意语言环境。一要注意外部语境,二要注意说话本身的语境。所谓外部语境,即是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特别要注意“话是谁说的”、“说给谁听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等几个问题。某年高考作文试题,是就环境污染问题写给编辑部的信。有的考生不介绍该地污染的具体情况,却大谈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这就是没有考虑写信对象和为何要写信的社会语境问题,失分就在所难免了。内部语境指语言的上下连贯、衔接等。
要求说话的人,不能把话说得疙疙瘩瘩,支离破碎,东一句西一句,让人听了难于理解。
以上是对“说”和“话”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下面再谈谈对说话内容上的要求。说话内容首先要正确,要符合人们的普遍认识规律,要对民族有利,对国家有益,对世界有好处。不可强词夺理,不可信口开河。清末时,有个学生在街上演说,说什么“我在这里骂老太婆(指慈禧太后),老太婆也在那里骂我”。鲁迅等几个人听了后,笑一笑,摇着头走了。这种油腔滑调的话,有谁愿意听?在正确的基础上要集中,要围绕中心,把话说透,把理讲清楚。即使激烈的辩论,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观点,加以阐析论证,只不过言辞激烈慷慨罢了。
深刻性是对说话内容的深一层的要求。
要求说话人要有敏锐的思维,渊博的的知识,深邃的洞察力。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鲁迅先生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应达官贵人之邀而讲的。表面上听来是谈魏晋七子、文学,谈当时吃药喝酒的风尚,实际上是讽刺国民党统治时上流社会糜烂不振,清谈误国的现实。演讲内容的深刻性令人拍案叫绝。
最高层次上的要求是新颖。“天地间盖唯有新。”国家的新成就,民族的新发展,科技的新成果,文学的新作品,听起来总是振奋人心的。能说出新颖的主旨,能选取新鲜的材料,能使用新奇的句式、词汇,使人听着神往。新颖,是说话中的最高要求。
说话在使用语言上的要求,可分三个层次。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连贯。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句要流畅、连贯,忌语病、忌口头语。其次是生动、活泼。说话是口语的表达,不宜多用长句,要多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幽默、风趣是说话语言的最高境界。幽默感是一个人才华和自信心的表现。一个在逆境中保持幽默的人,无疑是强者。没有幽默感的政治家、学者,将是令人遗憾的政治家、学者。重庆谈判期间,有人问毛泽东:“谈判假如失败,国共两党全面开战,毛先生能否战胜蒋先生?”毛答:“蒋先生之‘蒋’,是将军头上加棵草,一草头将军而已;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之“毛”,而是一个反“手”,代表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毛泽东从姓氏入手,用幽默语言回答当时牵动亿万人们之心的重大政治问题,显得多么睿智、机敏、风趣、自信。
明白了说话的各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就来探讨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问题了。可从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两方面着手。
课堂上要把口语训练纳入正式的语文教学轨道,根据课文特点,适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如果前三分钟演讲、成语评介、科技广角、世态百相等,对课文的复述、延伸、改编、扩写等,关于课文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等。只要语文老师重视,总可以设计出口语训练的新鲜内容和巧妙方法。
课外训练是多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
如节日演讲比赛、故事会、专题广播、记者招待会、班际间的问题讨论会、学生经验交流会、摹拟审判会,等等,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校门,进行科技咨询、调查研究、访问先进人物,等等。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
让每个学生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去,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留心,把这项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的教学工作搞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盘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