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病人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心肌梗塞病人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

刘阿兵

刘阿兵(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贵阳55000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9-053-02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的优裕和疾病谱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列入常见病、多发病之列。为减少心肌梗塞造成的死亡和防范梗阻的发生,护理必须加强并应对性做好健康指导梗阻,使其心血管病尽量减少发生,极大限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关键词】心肌梗塞护理指导

1病因及诱发因素

1.1病因大多数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呈半弓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致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梗塞坏死。

1.2诱发因素

1.2.1精神紧张,情绪过于激动。

1.2.2过于疲劳,过度力的消耗致使心脏负荷过重。

1.2.3酗酒,高脂肪性膳食致使血液粘度增高。

1.2.4某些疾病如:高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

2临床表现

2.1发病前50%~80%的病人均有不同先兆表现,如:数日或数周内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伴失眠、烦躁等症状。

2.2疼痛突出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及恐惧心理。

2.3全身表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

2.4并发症心肌梗塞并发症常见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3治疗

心肌梗塞治疗原则包括

3.1吸氧有效氧气吸入缓解缺氧,保证呼吸改善。

3.2监护心电监护,密切对病人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监护并作好应急处理。

3.3解除疼痛疼痛可以增加心脏负荷,应给予终止。

3.4补充血溶量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胰岛素8单位+10%氯化钾10毫升并据情采用硝酸盐类药物应用。

3.5溶栓治疗急性心梗6小时内可用尿激酶及链激酶等物进行溶栓治疗。

4对症护理

4.1心悸、气急、烦躁护理50%~80%患者在发病数日至数周内具有乏力,活动时心悸、烦躁、气急等症状,应充分对病人进行安抚,创造安静舒适环境,减少噪音刺激,避免人员干扰,采取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翻动,必要时给氧,作好病情进展性观察。

4.2疼痛疼痛是发病最早、最突出的典型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性榨痛,并向左肩、左上肢放射,常伴恶心呕吐。此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心律失常,无低血压者可立即舌下口含硝酸甘油并予止吐,防止呕吐物气管吸入。并加大氧气吸入缓解呼吸困难。

4.3并发症处理

4.3.1急性心肌梗塞的三大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为杜绝并发症发生,病人在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应补充氧流量并按重症监护,随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人安静。

4.3.2静脉输液在保证有效血溶量同时,注意摄入液体不宜过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严密观察补钾、补充胰岛素的药物作用及效果。

4.3.3再灌注治疗在排除禁忌症同时可以采用溶栓治疗,常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滴注,12小时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单位12小时一次,也可采用链激酶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在溶栓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并防止因用药后低血压发生。给药速度应慢,采用垂头仰卧位,严密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发生。

4.3.4预防并发症发生

注射溶栓剂的后几天可出现出血或再灌注心律失常,为防止出血,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并作好出血的防范应急处理。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范围、时间及血管再通率有关,再灌注可导致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故应加强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并配备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急救药品,采用保护性治疗手段,必要时可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

5一般护理

5.1饮食前三天进流质饮食,症状改善后可改成半流质、软食、普食。进食不宜过饱,勿进不易消化食物,防止胃肠道血流量增加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5.2休息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5.3保持大便通畅,训练每天排便习惯。

5.4输液中严格掌握滴速20滴/分,以减少心力衰竭。

6健康指导

6.1给予良好心理疏导,解除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

6.2用药指导应用硝酸盐类药物时,可出现头昏、头痛、头部跳动感,并伴有面红、心悸,让病人理解配合,避免紧张发生。

6.3体位指导病人应予平卧,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

6.4出院指导

6.4.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气温变化的刺激。

6.4.2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

6.4.3防止暴饮暴食。食用富含纤维素食物。

6.4.4保持大便通畅。

6.4.5识别心肌梗塞先兆症状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时间持续延长,疼痛加重,含硝酸甘油无效者应立即卧床休息,作好家庭救护并作好医院治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