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

/ 3

江苏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

杜海燕(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越来越发达,激起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目前,全球汽车产品内分工正在逐步深化,而江苏省是典型的高开放度大省,因此,笔者选取江苏省汽车产业对外贸易数据,对该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和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汽车产业虽然存在较高的对外贸易开放度,但企业自主研发力度不高,对外资依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得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汽车产业;江苏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4-17

2009年初,国家出台了我国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一个汽车消费大国,在欧美国家汽车需求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国外汽车业巨头无不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汽车产业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行业,汽车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也是国家经济实力进步的标志。然而,在汽车产业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探讨江苏省汽车业的现状和发展路径。

一、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分工是财富的来源。[1]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国际分工对世界财富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分工不再局限于产业,而是逐渐渗透到产品生产内部。只要一种产品的单个生产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并达到最小经济规模,那么这个生产过程就可以从整个产品制造链中分离出来,放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这就形成了产品内分工现象。Jones和Kierzkowski(1990)[2]把这种过程称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atedproduction)”,并提出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是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的量因素。

许多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产品内分工问题进行研究。卢锋(2004)将产品内分工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演进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使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企业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3]田文(2005)对产品内贸易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产品内贸易的范围与计量方法。[4]平新乔等(2006)采用Hummels等估算对垂直专门化(VerticalSpecialization,VS)比率的方法,对中国1992-2003年的出口贸易中垂直专门化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程度作了分年度的计算。[5]徐康宁(2006)以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国际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国际分工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并指出地理因素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正在上升。[6]

对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事实已无可争辩,但理论界对于产品内分工对具体产业的影响分析还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省的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实证分析,探讨产品内分工框架下具体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实现。

二、江苏省的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2003年以来,整车和底盘的进口数量略有浮动,出口量提升显著,从2003年的4415辆增加到2007年的48747辆,增长超过10倍,平均每年增长率200%。整车及底盘的出口比进口率由0.37迅速增长为5.25,增长超过14倍。汽车零件的进口量逐年攀升,从2003年的25364万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59261万美元,增长了234%,而汽车零件的出口增长率则达到了634%出口比进口比率从1.2增加到3.26,增加271%。

可以看到,与美、日、韩、德四国的汽车零部件交易是最密切的,其出口到我国的金额共计126.26亿美元,我国向其出口总额为145.2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8.03%和进口总额的80.81%。江苏省的进口额为10.31亿美元,出口额为41.25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6.6%和13.54%,且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4倍,这表明江苏的汽车产业具有很高的外向依赖程度,在产业的自主化和内部化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汽车产业一直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单靠政府政策的推动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只有市场机制的完善才能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彻底的得到利益。

三、产品内分工对一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比较优势又可以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短期内是不会变化的,对企业来说,静态比较优势的外生变量。而动态比较优势则是指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等,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企业的管理技能、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信息传播、研究与开发、规模经济、和制度等。动态的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分工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分担的成本尤其是固定成本会下降,从而使得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价格降低。

第二,技术和知识。分工行成后,行业的竞争大大增加,企业不得不在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大量投入,对研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培训支出会大幅增加。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东道国的研发人员往往更廉价也更方便获取,因此对当地员工展开招募和培训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在东道国形成了知识和技术外溢。

第三,政府作用。政府的政策常常会左右一个产业的兴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非常少,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还不能脱离政府的力量。中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除了廉价的劳动力因素,就是优惠政策了。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基本偏向去东南沿海地区,使其率先获得经济发展。现有研究表明,一国的制度、法律和经济组织的形式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交易费用的大小,教育制度与教育投入、科技制度与科技投入直接关系到知识的普及、积累与创新,一国贸易的结构与方向、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与知识创新、交易费用的变化密切相关的。[7]

四、江苏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产业发展不仅包括产出总量的增长,还包括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即产业结构的升级。江苏近年在总产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是或者比较少的是建立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的。外资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汽车产品研发的分工存在很明显的等级,跨国企业将其核心技术如系统集成匹配技术、发动机开发技术和关键总成、零部件开发技术等的研发留给母公司,整车底盘、发动机和电子系统等更是核心机密,而我国的研发中心由于产业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应用研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也缺乏有力的配套支持,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企业内部技术部门往往只负责本土设计改造,技术人员通过学习积累起来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往往片断化,难以转化为完整的技术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不仅需要企业本身的努力,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必须的。

(一)企业层面

1.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迫在眉睫。跨国公司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改进、培训和隐性知识的传播使得技术知识和经验在合资企业中扩散,但这种扩散过程需要企业的主动学习。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性质,企业内部的主动学习能力要弱于私有企业,使得知识外溢的过程拉长、效果降低。因此,企业应当增加自主研发投资,增聘研发人员,积极主动与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市场营销环节增加投资力度,使企业从低附加值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活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产业升级。

2.扩大企业规模。我国汽车企业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过小,在一些基础零部件的研发活动中各自为政,生产出的产品适用性差,使得单位生产成不居高不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甚至形成恶性竞争,阻碍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国内的大型企业在有实力的情况下,应当对中小企业实施收购,对业绩不好的企业实施淘汰,扩大企业规模,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不,提高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

(二)政府层面

政府应当加强产业发展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从产业发展的长期利益着眼,通过税收和财政支持,促进核心产品价值链的构建与发展。汽车产业在我国仍然属于弱势产业,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崛起,最初都拥有国家的适度产业保护。我国由于国际形势的改变,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力度被大大减弱了。政府可以有选择地扶持重点民族企业,整合资源和力量,将其打造成拥有先进技术研发、关键设备制造和核心元件生产的领军企业。作为政策制定者,政府应当着眼未来发展方向,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鼓励外资进驻的同时,更要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促进先进技术的本土化。

当然,政府政策也不是万能的,宏观调控极有可能造成分配的不均和生产过度,只有企业和政府二者结合起来,企业做大做强,政府适度调控,直至形成完善的产品市场,才能保证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出版社,2005,(5).

[2]Jones,RonaldW.andHwnrykKierzkowski,“TheRoleofServicesinProduc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AtheoreticalFramework”,InJones,RonaldW.andKrueger,AnneO.(ed.),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Trade:EssaysinHonorofRobertE.Baldwin.BasilBlackwell,1990.

[3]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10):56-82.

[4]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05(05),P77-P79.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05):3-10.

[6]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J].中国社会科学,2006,(06):65-77.

[7]田文.产品内贸易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