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王廷兰

贵州安顺市五中王廷兰

论及作文,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大都觉得是较为头痛的事情。教师怪学生写不好,态度不端正,应付差事;学生觉得没啥可写,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甚至厌烦作文;家长干着急没办法,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孩子还会反感。

那么,作文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呢?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妨从模仿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一,模仿是指模仿书面语言。

这里所要模仿的书面语言是指古今中外诗文中精彩绝伦的词句。模仿的第一步是去阅读、理解、背诵这些词句。模仿的第一步是去阅读、理解、背诵这些词句,而且需要广泛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反复地吟诵乃至背诵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模仿的第二步,是指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把这些精彩的词句抄写在作文中。教师或家长,要鼓励学生的这种抄写行为,尤其在学生初学写作时。

如写登山的文章,回望阳光照射下的苍翠而起伏的山峦,就可以抄写杜甫《望岳》中的“阴阳割昏晓”一句来形容那种有的地方被阳光照耀着显得明亮,有的地方没有照着显得阴暗且明暗之间被一条线切分的情境。站在山巅向下看,可以抄写唐伯虎“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一句来形容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情境。这样的抄写,使文章美了起来,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写作文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第二,模仿是指“照抄”生活本身。

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更是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只要从生活的海洋中舀一小瓢水,就足够学生模仿之用了。

照抄生活的第一步是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观察那些静止的物体,后观察那些动态的情景。静止的物体,如一张人物照片、一张山水风景画,窗外的一片草坪、一棵柳树等。动态的情景,如春天里门前大槐树上一朵槐花飘落的过程,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吃晚饭的情景,上学过马路时看到的场景,体育课上同学三步投篮的过程,等等。对于这些日常生活,我们大都熟视无睹,但只要有观察之心,写来是极为方便的。初学时不妨分解进行,如运用各种感官来体会所观察对象的大小、颜色、明暗、声音、气味、冷暖、软硬等特点。

观察生活,最好先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然后还要分清详略和主次。观察时不妨从按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或者按从远景(或全景)到近景(或局部)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反方向进行。

照抄生活的第二步就是记录生活,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远比人为地主观地加工提炼生活要明智的多,也容易的多。如写落叶,不妨先选取一棵具体的树。譬如法国梧桐,以树根为中心,划取一个半径为一米的圆圈,在秋天的某个时段连续观察三天。白天细看梧桐树叶飘落的过程,晚上详察叶子的形状、大小、构造、颜色、气味、软硬、干湿等,甚至还可细究每平方米内落下叶子的总数以及落地后叶面朝上朝下的数目及比例,总结出其规律,分析出其原因。然后将这三天观察所得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效果可能会极为理想。

模仿书本文章上的精彩词句,可以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树立其写作文的信心,激发其写作文的兴趣;模仿生活本身,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使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这些模仿,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初学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难题,而且可以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