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反思教学误区应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谈谈高中数学反思教学误区应对分析

王立坤

四川省资中县第四中学王立坤641200

【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误区应对策略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要义。我们的高三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低效和无效的环节,许多老师还在重复着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也是?验主义居多,即使方式上有所改变也是穿新鞋走老路。高三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现象。由于缺乏新信息刺激,学生思维难以兴奋,成了解题的机器,发散思维受到了抑制,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削弱,复习效果可想而知。所谓数学变式教学练,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形成系统,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从实践情况看来,教师们往往容易走入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1:高考研究不透彻,复习目标不明确,题目选择不精准案例1:文科的一节复习课(高三一轮,学生水平一般,青年教师),其中教师讲了一道这样的问题:“设函数f(x)=ax-(a+1)ln(x+1)在[2+x)上为单调增函数,其中a∈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从课堂上来看学生掌握得非常不好.疑惑:我们都知道,所有教辅材料中对于必修内容是没有文理科区分的,难道就因为此题是所用教辅材料上的题,就应该让学生掌握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拓展吗?实际上,文理科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文科学生不需要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现状:实际上,很多老师在研究课标、高考方面用时与精力还是不够的,甚至于很多老师并不知道某部分知识考试说明的准确要求,当然更搞不清楚今年高考题要考什么。

所以这个题舍不得删,那个题也舍不得丢,难度也把握不住,弄得学生疲惫不堪,苦不堪言.如教师在选题上存在多、滥、难;随意从网上或复习资料上选题,没有进行精心选择,不切合“主题”与“考点”;难题太多,在学案中占比例(基础、综合、探索)不合适;题量大,题目类型不全面;题目灵活性差,特殊技巧要求高,不能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不能体现精、活、适.当然,教师也没闲着,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如何逼学生写作业上.这样做最终的好结果只是学生多做了些题,不好的结果就是学生倒退了不少.什么都不放过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对策:课标、考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纲领性文件,不能随意出轨,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应遵守的法则.要多研究课标、高考,多互相听课、交流,备课组要形成学术氛围,不要自以为是,闭门造车.知识不能面面俱到,应该重点突破,在精不在多.注意方法、思想、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控制题目难度,不能把高三复习与大难度划上等号.掌握好题目的精度,也就是典型性。

误区2:老师不讲学生不懂,老师一讲学生就“懂”,于是老师“大讲特讲”案例2:“求函数最值”专题复习课(尖子生,高三二轮,资深名师),其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二次函数f(x)的二次项系数为a,且不等式f(x)>-x的解集为(1,2),若f(x)的最大值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教师说这是一个提高题,由于比较复杂,最后不得不由老师来解决.疑惑: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可能学生会提出:设f(x)=ax2+bx+c(a<0),利用题目条件找到b,c和a的联系,用b,c表示a,进而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探究题目中的条件“不等式f(x)>-x的解集为(1,2)”如何使用呢?(设g(x)=f(x)+x=a(x-1)(x-2),a<0).现状:“老师一讲学生就懂”的?因是因为学生“见识短浅”,学生在高三复习时,对于真正的高考题接触的还是比较少,真正的高考题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大部分题目不是考一两个知识点就能解决,通常情况下会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就单个知识点来讲,大部分学生都认识,但综合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被学生看穿了.

“懂”就是终极目标,“讲”便成了老师课堂教学的法宝.但不少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也是问题多多:不能合理设置问题,就题目的切入进行引导分析;不能回扣知识,建立起题目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生搬硬套地进行“题型”教学;“讲”的策略性差,“讲”的时机与火候不恰当,泛泛而讲,看似全面,实际上思维没条理,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启发、点拨、诱导,更达不到讲后“记忆深刻、刻骨铭心”之效果.对策:二轮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某类重点知识学习中的不足,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复习中要注重拆题,就像拆机器一样,将综合题拆分成几部分来研究,最后再看你是如何组装的,?过反复的拆、卸,相信大家会有所体会,“不讲不懂,一讲就懂”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的.当然,“懂”不是终极目标,“讲”也不是老师课堂教学的法宝.即便是“讲”,我们也要有讲的艺术,讲的落脚点是学生“会”,要更多地体现教师的“导”。

误区3:总结、归纳、提炼、升华不到位案例3:导数复习课第1节(高三一轮,学生水平中等偏上,青年教师),用约15min的时间复习提问求导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导数几何意义等,下面30min接着讲解了求导过程中的变换技巧、导数几何意义、导数与其他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如与函数、数列等问题的综合)等有关具体问题的应用,共讲了约10题;他的授课程序:复习提问→讲解例题→课堂小结.同样还有1节课(高三一轮,尖子生,青年教师),椭圆第一节,光复习提问基础知识就用了25min,其中还进行了拓展,如焦半径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