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治疗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析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治疗办法

叶孟华

叶孟华(德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德兴334200)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44-02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以来收治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肠坏死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进行过腹部手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60%,而进行过肝硬化脾切除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4例,占腹部手术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抗凝溶栓治疗两种。44例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经治疗后,1例患者死于肠坏死,2例患者死于中毒性休克,病死率为6.82%,其余41例患者预后良好;6例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无死亡病例,病人预后良好。结论腹部手术、血液的高凝状态、高血压及门脉高压症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急性期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慢性期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临床疗效肠系膜静脉血栓(MVT)形成大多是因为肠内缺血或静脉病变所致的临床并不多见的一种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由于MVT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临床上对于MVT的诊断至今尚有难度,关于该病早在1个世纪前就有描述,但至今仍然未能做出具体的理论阐述,而在疾病的发病初期,更是难以查出[1]。MVT在外科中比较少见,且当发现并确诊以后往往疾病已经到达坏死程度,因而该病的病死率颇高[2]。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我院MVT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治分析及预后,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纳入实验分析的50例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0.5±5.2)岁,病程从4h~2m不等,平均病程为1.1m。因腹部手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60%,其中进行过肝硬化脾切除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4例,占腹部手术的80%;主诉中既往史有下肢静脉血栓的5例;入院实验室辅助检查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10例。

1.2临床表现:所有MVT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有慢性腹痛既往史的患者有10例,腹痛发作时间一般为15~30d。50例患者中44例患者是在手术中确诊;6例患者经CT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伴有肠道功能紊乱和肠梗阻。急性MVT患者发病较急,患者腹痛剧烈难忍,其中有40例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伴有腹膜刺激征,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的有35例。

1.3实验室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细胞比容升高全部为患者急性发作期血常规特点。15例患者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腔胀气,宽大液平。6例患者经CT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8例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指征。

1.4诊断及治疗:进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的44例患者中,有20例拟诊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扭转及肠绞债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发现;有40例有急性腹膜炎伴有腹膜刺激征,术中初始形成的静脉血栓部位一般都在小肠系膜处,延回流静脉方向蔓延。手术的患者小肠部分切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切除范围在50~300cm。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与肝素辅助治疗,间隔12h皮下注射5000U,之后改服用华发令等抗凝药物。

2结果

50例MVT患者经治疗后,1例患者死于肠坏死,2例患者死于中毒性休克,其他病例恢复情况均良好,病死率为6%。

3讨论

3.1病因

目前,就有关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的研究报道总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的,另一类是继发性因素[3]。参考近几年的文献研究,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为19%以往的55%有明显下降趋势[4]。本次实验的病例均为继发性MVT。而它的发生与肝硬化脾切除术、血液高凝的状态、腹部手术以后、恶性肿瘤以及口服避孕药物等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些高危因素中已腹部手术和血液高凝的状态最为高发病因。本次实验病因分析中,腹部手术占所有病因的60%,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占腹部手术的80%,这与文献报道一致。肝硬化病人门脉高压是由于长期门静脉血流缓慢所致,因此直接造成术中血液的高凝状态,而脾脏切除以后,血小板数量会急剧增多。

3.2临床表现及诊断

MVT患者根据起病的急性状况以及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通常3或4d发病,慢性患者可达数月。患者多以腹痛症状而就诊,本实验的50例患者开始均有腹痛表现,因腹痛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上很难鉴别诊断该病。然而,不同病因、不同时期发病的病人腹痛症状也各异。有剧烈腹痛、慢性消化不良性腹痛等。而急性病例由于腹痛时间长,未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的患者往往会迁延至1月甚至数月,临床表现除腹痛意外,还会伴发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4]。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临床病理特征除了静脉血管内淤血以外,肠系膜动脉痉挛也常常发生,淤血和痉挛有协同作用,使疾病急速恶化蔓延迅速,缺血性的坏死往往不可逆转。CT检查在MVT的诊断中作用较大,正确诊断的几率也较高。血象中的白细胞升高、细胞比容增加也是MVT疾病诊断的重要病理指标。本次实验5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其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改变。

参考文献

[1]王荫槐,李继光,何三光,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J].中华外科杂志,2012:(35):443.

[2]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3(9):192.

[3]宋明,王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12,28(5):280-283.

[4]宋明,张仲良,王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0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22):59.

[5]夏利刚,潘凯,余小昉.腹部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9(5):190-191.

来源期刊

健康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