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观察

沈越

沈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疗效较好,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42-01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该病的检出率逐渐增高。中医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囊息肉样病变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证”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1]。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有家族肿瘤病史者和病变直径>10mm者,均为多发性息肉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17~76岁,平均41.2±4.5岁,病程2~22个月,均有右上腹钝痛间歇发作病史,其中腹胀14例,食少纳呆7例,胃脘或胁肋胀痛21例,急躁易怒或情绪抑郁6例,肠鸣矢气3例,便溏不爽6例,善太息4例,腹痛即泻,泻后痛减2例,脉弦或细16例,舌苔白或腻18例。将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采用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龙舒胆胶囊,6粒/次,3次/d。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15g,金钱草20g,菌陈15g,山楂15g,郁金15g,茜草15g,半夏10g,党参10g,白芨10g,甘草10g,大枣5g,生姜5g,三七3g(冲),气滞明显者加用川楝子10g,枳壳1g,脾虚甚者加用茯苓15g,黄芪15g,白术10g,三棱10g,厚朴10g,莪术10g。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min,煎2次,将药液混匀,水煎至100ml,三餐前口服。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B超,观察息肉大小的变化及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判定标准[2],⑴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型超声复息肉消失;⑵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息肉缩小,数目减少≥50%;⑶无效:息肉的大小、数目和临床症状改善均未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以百分率描述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511﹡171﹡80.0%﹡

对照组354141751.4%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心理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因素以及环境勿让等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胆囊息肉样病变大多为多数属良性病变,极少会发生恶变[3]。现代医学认为形成原因可能与胆道的慢性炎症、细菌感染、胆汁淤滞潴留、遗传、营养因素及胆管寄生虫等有关,其中感染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在感染、遗传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胆汁中胆固醇的过饱和,非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盐量的减少、糖蛋白含量增多等成分的改变致使生理性胆汁变为病理性胆汁,加之胆管本身的病理改变,造成胆汁的流动障碍而形成结石。本病形成原因,常因情志所伤。肝为风木之脏,肝性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其性刚强,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胆附于肝,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贮藏与排泄“精汁”,“精汁”乃肝之余气,依赖肝之疏泄而入于胆,主决断,以通降为顺。肝胆经络有络属关系而互为表里,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和相互配合,肝气郁结,忧思暴怒不解,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累及胆腑,胆腑精汁通降不畅,肝胆气郁,壅滞气机,胆液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引起胆汁淤结于内,凝结成石,阻于胆管,阻塞经隧。

手术是其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可切除病灶,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术后存在一定的现腹痛、腹胀、反酸暖气、消化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胆囊为人体消化系的生理脏器,因此,能够保守治疗的患者,尽量采取保守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因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腹以通为用,以通为定”,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是保持胆道通畅。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柴胡为疏肝之要药,可透泄与清解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现代药理表明,柴胡提取物柴胡皂甙具有保肝利胆降脂抗炎增加免疫作用[4]。茵陈清胆利湿,能够增加胆酸、磷脂、胆固醇的分泌排泄,进而起到利胆的作用。金钱草疏肝利胆,解毒消肿,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多胆管内的胆汁,使得胆道口括约肌松弛并排出胆汁。郁金利胆退黄,行气解郁,能够降血脂及保肝利胆,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有效防止癌变。半夏、生姜共用和胃降逆,党参、大枣益气健脾,诸药共用则气滞自除,胆腑调畅,脾健则痰湿自除。随证加减,辩证施治,更有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P<0.05。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疗效较好,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素领,段传荣,金玉晶.胆囊息肉因机证治初探[J].河南中医,2008,28(10):40-41.

[2]陈永辉,刘志江,蔡宗利,等.陷胸三金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3):353-354.

[3]王上忠,俞凯华,朱李兵.胆囊息肉样病变67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08,8(8):34—35.

[4]金顺姬.柴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74—1075.